基本药物讲座_处方集(中成药)席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本药物讲座_处方集(中成药)席资料.ppt

现代临床 六味地黄丸功能是滋阴补肾,治疗肾阴虚证的代表药。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现代临床 六味地黄丸应用十分广泛,现代医学诊断为高血压、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支气管哮喘、复发性口疮等属于中医肝肾阴虚证时,则均可选用本品治疗。 药理研究 六味地黄丸具有降血糖、调节血脂、降血压、保肾、保肝、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为六味地黄丸的“异病同治”提供了科学的支撑。 举例说明什么是异病同治 六味地黄丸(颗粒、胶囊) * 简而言之,同病异治即指同为一种疾病,由于病因病机、证候属性不同,则治疗方法不同; 异病同治系指虽为不同的疾病,却有相同的病因病机、证候属性,因此治疗方法相同。 归根结底,所谓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就是同证同治。 * 1.如何辨证合理使用中成药 (2)辩证辨病相结合在临床实践中,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灵活结合,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目前上市的许多中成药在主治病症的西医病名基础上增加了中医症候属性,对此类药物可采用辩证辨病相结合的方法合理使用。如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范畴,主要病机是心脉痹阻,常分为气滞血瘀、瘀血阻络、寒凝心脉、心气不足、气阴两虚等证型,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根据中医的症候表现不同对症用药。如寒凝心脉证可选用冠心苏合丸,气阴两虚证选用生脉饮,气滞血瘀证选用速效救心丸、血府逐瘀丸等 三、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2.如何配伍合理使用中成药? * 由于疾病可以表现为数病相兼,或表里同病、或虚实互见、或寒热错杂的复杂病情,因此中成药在临床具体应用中,常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常用的配伍形式有:中成药之间的配伍、中成药与汤药的配伍、中成药与药引子的配伍及中成药与西药的配伍。配伍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复杂病情,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 如中气下陷,久泻脱肛,又兼见肾阳不足,腰膝冷痛者,可用补中益气丸配合金匮肾气丸;气血不足、内有热毒的痛经,月经不调者,可用八珍汤配伍金刚藤糖浆。 三、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为了满足某些疾病在治法上的特殊需要,如妇科、外科、五官科、骨伤科等许多疾病,常采用内服与外用两种不同使用方法的中成药配合应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例如火毒上攻,咽喉肿痛,可内服一清颗粒,外用冰硼散吹喉,共奏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效;筋骨折伤者,可内服舒筋活血丸,外敷七厘散,共奏活血伸筋,疗伤止痛之效。 * 3.如何安全合理使用中成药? * 2 恰当选用 含毒性药 材中成药 1 正确使 用药品 说明书 3 安全使 用中药 注射剂 三、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 药品说明书包含了药品安全性、有效性的重要科学信息,是指导医师和药师用药的法律依据。同时药品说明书也是广大患者自我药疗,购买和使用非处方药品的主要依据。 药品说明书作为使用药品的重要参考,对于安全、有效用药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在医疗实践中,临床医师、药师以及患者都应高度重视药品说明书作为用药依据的重要地位,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给出的各项信息,学会使用药品说明书,以保证安全、有效、合理地用药,尽可能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 如何正确使用药品说明书? 3.1 恰当合理使用含毒性饮片的中成药品种,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意剂量疗程:有毒药、剧毒药在安全剂量范围内是某些疾病的有效治疗药物,但如果治病求愈心切而一味地提高药物的剂量和延长用药的时间,就容易引起严重的后果。诸多中药的不良反应都与超剂量、长期使用有关。 (2)注意用药方法:服用含乌头类的中成药时,常因感受风寒、饮食生冷或大量饮酒引起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因此注意服用方法,合理使用药物也是避免不良反应所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3)注意个体差异:某些毒性药材对特定人群或机体的特定器官具有严重的损害作用,相关人群应尽量避免使用。 如何恰当合理选用含毒性饮片的中成药? * 3.2 (1)中药注射剂必须凭医师处方才能购买、使用。 (2)临床要辨证用药,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功能主治使用,禁止超范围用药。 (3)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调配要求、给药速度、疗程使用药品。 (4)根据适应证,合理选择给药途径,能口服给药的不选用注射给药;能肌内注射给药的不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必须静脉注射或滴注的应加强监测工作。 (5)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严禁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如确需联合使用其他药品时,应谨慎考虑与中药注射剂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 3.3 如何安全使用中药注射剂? (6)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患者等特殊人群应慎重使用,加强监测。初次使用的患者,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应慎用。对需长期使用的在每疗程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7)加强用药监护。用药前要认真检查药物,如出现浑浊、沉淀、变色、漏气、破损等情况,不得使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特别是开始30分

文档评论(0)

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