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密定位理论方及应用技术的研究
摘要
精密定位技术是超精密加工、集成电路器件制造、电子产品组装线、生物工
程及纳米技术等领域的关键性基础性技术,其技术涉及到激光理论、电子技术、
精密机械、传感与测量、信息处理、计算机、伺服驱动、智能控制等多门学科,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研究利用激光莫尔信号实现高精度位置检测与精
密定位的理论、方法及其关键技术,并将相应成果应用到工业现场控制中,具体
包括:
1.研究了纳米级分辨率的精密位移测量理论方法。应用物理光学和傅立叶
光学理论,分析了双级光栅衍射时的相对位移与激光莫尔信号强度的关系,建立
了基于激光莫尔信号的精密位移测量数学模型。应用数值分析方法对建立的数学
模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莫尔信号强度随两片光栅的相对位移呈
周期性变化,同时莫尔信号强度也随两片光栅的间距G呈周期性变化,当光栅
距离G为P2/2的整数倍时,光强幅度变化最大。此外,对影响激光莫尔信号特
性的各种参数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测量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
2.探讨了精密定位的基本理论依据,研究了精密直线定位的基本控制规则。
为确保高的定位精度,提出了精密直线定位的两种定位方法:差动莫尔定位法和
修正莫尔定位法。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两种定位方法均能有效提高位置检测信号的灵敏度,其中差动式定位由于能消除
同相噪声干扰及激光管本身光强的波动,定位精度高于修正式定位,但修正式定
位方法的结构比较简单。
3.研究了双光栅衍射产生的莫尔信号的角位移特性,建立了莫尔信号强度
与对应角位移偏差的数学模型,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对莫尔信号的角位移变化规律
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莫尔信号强度随两片光栅的相对角位移呈周期性交化。
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精密角度定位的基本控制规则,并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
±50nrad的角位移分辨率及±59rad的角度定位精度。
4.在精密定位研究的基础上,研制开发了荫罩式等离子显示器(SMPDP)
精密定位装雹。精密定位装置以精密微动台为核心,采用CCD和激光莫尔传感
器检测位置偏差,驱动系统采用脉冲细分式驱动步进电机,并通过精密丝杠机构
将细分后步进电机的微小角度转化为微米级的线性位移,以满足定位控制的需
要,最终的定位误差依靠计算机闭环控制作用来消除。精密定位时,工控机根据
CCD信号和莫尔信号的大小和极性发出相应的驱动脉冲信号,驱动定位台,达
到所设定位置精度范围。定位台在软、硬件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抗干扰措施,确保
了系统较高的定位精度及工作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研制的精密定位装置可获
得±5朋的定位精度及60s的定位时间。
5.在研制的SMPDP精密定位工作台上,进行了精密平面定位技术的研究。
通过对平面位置与对应莫尔信号关系的优化分析,找出了x—Y一口三自由度的平
面最佳控制策略,并由计算机系统实现自动调节和控制,完成,一Y一口三自由度
的全自动精密平面定位,最终实现前基板、荫罩与后基板三者之间的全自动精密
平面定位。
6.为实现大行程下的高精度定位,提出了租定位与精定位相结合的两段式
复合定位方法,其中粗定位采用CCD图像定位技术,精定位采用激光莫尔定位
技术。粗定位时,计算机根据检测到的CCD信号,判断出基板与荫罩板之间的
位置偏差,发出相应指令,驱动定位台进入定位点附近,完成粗定位,粗定位精
度--+220肛m。粗定位结束后,计算机再根据莫尔信号的大小和极性发出相应的
驱动脉冲信号,驱动定位台进入设定的位置偏差范围内,完成精定位,定位精度
为±5Ilm。
7.针对精密定位装置存在非线性,精确数学模型难于建立的缺陷,提出了
精密定位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方法。将模糊神经网络应用于该控制系统中,系统
以光栅常数440Il111的光栅为定位标记,以激光衍射产生的莫尔光光强及光强的
变化率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利用神经网络的自学习功能进行精密定位控制。
给出了模糊推理BP网络模型,模型由输入层、隐层和输出层3层神经元组成,
通过对光强及光强变化率的映射,得到电机驱动信号。改造后的模糊控制系统具
有了知识自动获取功能,能更好地适应工况环境。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模糊神经
网络控制,控制响应快、稳定性好、鲁棒性强,从而使精密定位装置在达到高精
度的同时,又能缩短定位时间,实现高速高精度定位控制。
关键词: 衍射光栅;莫尔信号;位移测量;精密定位;数值仿真;差动莫尔技
术;修正莫尔技术;等离子显示器;电荷耦合器件;计算机视觉;图
像识别;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智能控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