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库治理完整培训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金库治理完整培训资料.ppt

“小金库”治理培训课件 攸县会计人员2012年度继续教育 一、案例导读 二、 “小金库”定义 三、 “小金库”的认定标准 四、“小金库”的存放方式 五、“小金库”的私设方式 六、小金库特点 七、“小金库”的危害 八、 “小金库”问题的处理处罚 一、案例导读 记者昨日从东莞市中级法院获悉,原中国工商银行东莞市石龙支行行长黄东照和原中国工商银行东莞市常平支行行长黄志枢,在担任石龙支行正副行长期间,利用“小金库”资金买卖股票赚钱,三次提取单位买卖股票的收益共计人民币420万元现金进行私分。日前,法院以犯私分国有资产罪,判处黄东照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判处黄志枢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 二、小金库定义 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1995〕29号文转发财政部、审计署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的意见》规定: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帐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都要清理检查。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9]18号)将“小金库”定义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 三、“小金库”的认定标准 认定是否属于“小金库”,唯一的标准是资金和资产是否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 许多违规行为的性质类似于“小金库”,如在往来科目中列收列支;超范围、超标准发放奖金津贴;公款旅游;请客送礼等,但只要在规定的会计账簿内进行了真实、完整的反映与核算,就不能认定为“小金库”,只能按违反财政、财务、会计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小金库”认定的具体标准 记账主体是否符合规定(主体正确)         是否列入正确的核算单位,各单位分别核算自身的业务事项 账簿形式是否符合规定(账簿合法)          是否列入符合规定的会计账簿,由各单位财务部门设立的会计账簿 核算内容是否符合规定(内容真实)    是否真实、完整地列入账簿,如实核算反映各项业务 四、“小金库”的存放方式 (一)现金形态 1、收入不入账,保险柜直接存放现金。 2、采用虚列支出的方法,套取现金。 3、虚报人数、工资额,将差额部分单独存放,形成小金库。 4、 商业行为的各种回扣等。 (二)银行存款形态 银行存款形态的“小金库”,支配权层级相对现金形式来说一般要高些,主要由单位或部门支配,一般挂靠于二级单位或关联单位,部分甚至以个人存款形式存在。 如:将收入存放在下属单位、学会、协会、工会等账户,将其成为私设“小金库”的“避风港”; (三)有价证券形态 有价证券多为单位账外购买的国库券、债券、股票和购物卡等。 (四)固定资产形态 固定资产形式的“小金库”,多表现为设备、汽车、房屋等不在账面反映,为“小金库”的进一步繁衍生息提供了基础,多与资产出租、处置收入不入账等相关。 (五)股权和债权形态 这里的股权与债权主要是指单位或部门与关联单位之间股权、债权关系,不包括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这种股权、债权往往是以一种契约或协议的形式出现,甚至是一种口头上的承诺。 这种形式的“小金库”隐蔽性较强,只有经办人和单位(部门)领导等少数几个人知道,有的单位只有一人知道。 五、“小金库”的私设方式 1).“瞒天过海”。 以一些貌似正常的日常业务虚列支出,套取现金。如虚报冒领工资或与外单位人员串通,以假票据虚列或多列劳务费、办公费、装修费等支出,将款项转移到账外,套取现金。 2).“趁火打劫”。 一些具有管理职能的权力部门利用违法违规者心虚的心理,随意收费,账外列支。如某执法部门除收取规定罚款外,额外收取数量不等的所谓保证金,直接进入单位食堂账,用于单位发放奖金、福利 3).“暗渡陈仓”。 掌管资金的主管部门借下拨资金之名,行假拨真用之实。如某些主管部门在下拨日常经费和专项经费的同时,连同不正当的福利等违规支出也一起拨给下属单位,供主管部门账外发放福利等。这种情况同样存在于业主和施工单位之间。 4).“李代桃僵”。 利用替代手法搞“掉包”计,以达到截留收入的目的。如某单位将位于闹市区的一个店铺出租,实际与承租方签订合同为年租金27万元,该单位为达到截留收入的目的,又重新弄了一份年租金为20万元的假合同,将差额部分转入账外。 5).“顺手牵羊”。 搞权钱交易,以权力兑换实惠,变相设置“小金库”。如某执法单位在对一些违法单位进行罚款时,为了本单位利益,要求这些违法单位将罚没收入以咨询费名义转入其下属单位,供该单位账外开支福利费和招待费等。 6).“借尸还魂”。 改头换面,利用职权以“赞助费”、“捐赠款”、“培训

文档评论(0)

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