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起居话养生 刘逢军.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饮食起居话养生 刘逢军

饮食起居话养生 刘逢军 起居饮食话养生 06年(丙戌)5月广东?中山礼堂 刘逢军教授,男,1952年生于山东省招远市。注册职业中医师。18岁参军,1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42岁退出现役。取得了法学、中医学高等教育学历证书。在军中,曾任海军检查官、海军法制处长、总参谋部解放军军事法律顾问办公室总法律顾问等职。退役后,曾任北京光明中医学院养生教研室主任、养生学教授,西藏驻京办事处门诊室主任等职。现任北京大道堂中医养生研究院院长、香港大道堂中医养生医院院长,兼任中国卫生部卫生行业养生师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逢军教授提出“化繁为简,以简制繁”,“用祖国传统养生恢复身体健康”的理念,以达到养生为民、造福社会的目的。著有《中国龙文化养生之道》、《大道堂养生简论》。近年来,在国内做过多次大型的养生报告,正式出版的光盘有《女性健康与中医养生》、《少儿保健与中医养生》、《调理平衡,和谐人生》、《善待癌症,中庸养生》、《回归自然,科学养生》、《饮食起居话养生》等。 各位朋友你们好! 我今天讲课的题目是《饮食起居话养生》。 近年来养生一词被很多的人开始重视,这方面的文章和书籍也比较多了起来。那么,什么是养生呢?我们就现在所能查到的资料,最早提出养生的是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我们只有查到养生的出处,了解养生的真正含义,才能够使养生正本清源。 我们现在有好多关于养生的理念是不正确的。比方说:我们有一种理念,要每个人每天至少要吃一斤或者两斤的水果。有一些糖尿病的老人家,一天必须要吃半斤黄瓜 一斤西红柿,说那里面有某种维生素,这是错误的理念。水果不能够随便吃的,只要你发现嘴唇是白的,舌头是白的,这说明你气虚。水果在我们广东除了桂圆.荔枝,其它大部分水果都是凉性的,香蕉是寒性的。这些东西破气。胖的人是越吃越胖,糖尿病的人是越吃糖尿越高。如果你的嘴唇是红的,舌头也是红的,这个时候你就该吃水果,因为嘴唇红,标志着胃气不降,形成的胃火升。舌头红标志着你的心阴虚内热,那么这个时候你就要吃水果,吃到嘴唇和舌头不那么红了,到粉的时候。马上就停,再吃就过了。 所以养生呢?就好像一个好的厨师在炒菜,火候不到“生”,火候过了菜又炒烂了。列宁同志讲:“真理往前多走一步就是谬误”。我们中国讲的中庸也是这样,就是不偏不斜,上下适中。过了就失去了这个事物正确的本义。所以,我们今天讲养生,不可能讲的很多,因为养生它的容量太大了,如果我们今天通过不到3个小时的课,能使大家对养生有一个概括的了解,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我看就够了。 “养生”一词,在《黄帝内经》里。《黄帝内经》是中医的基础,也是养生的基础。《黄帝内经》分两篇,其中在《灵枢、本神》这一篇里面讲到:“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避邪不至,长生久视。”就说聪明的人、有智慧的人养生,必须和一年四季相符合。这个呢?我后面都要讲,这里我简单的解释一下。“和喜怒而安居处”就是有智慧的人,他要养生,要符合四季。在这四季当中他的喜、怒要掌握好,随遇而安,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节阴阳而调刚柔”阴阳在时时处处,无时不在,无时不有。随时的能够把握好阴阳,把握好刚柔,这样,才能使自己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如果这三点都做到了,就能够符合一年四季的变化。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能够调节阴阳的变化,如果做到这三点,那就是养生。那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如是,则避邪不至,长生久视”如果你做到这三点,邪气就不会侵害你。什么叫邪呢?实际我们所有的人得病,无非就是两邪。一个是外在的“风邪”,一个是内在的“湿邪”,如果我们能避开这两种邪气,我们就可以长生久视,活的时间长,“久视”就是耳不聋,眼不花,就是有质量的长寿。这段文字告诉我们呢!聪明的人他才会想养生,不聪明的人是不会去想养生的。《黄帝内经》还有这样一段话,说:“聪明的人,他懂得养生,所以他不会得病,所以他耳聪目明,精力充沛。愚蠢的人,不懂得养生,等有了病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身体不行了。”所以我们能够明白养生一词的真正含义,就会对周围的一些文章、理论进行鉴别,就能够竖立起一个唯物辩证的养生观。 我下面讲第一部分:养生是一种大文化 如果说养生是一种大文化的话,它起码应该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能够跨越众多的学科,并能够成为人类文化基础的文化,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我最近曾经和一些人讲起小说,我说呢!从清代到现在的小说,如果说写的准确的,那应该是《红楼梦》,因为《红楼梦》它写每一个人一举一动,它符合这个人的身体情况。因为,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物质决定精神,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物质身体就会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曹雪芹不愧是一个大家,他是懂中医的,而

文档评论(0)

maxm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