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3:第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z资料.ppt
一、人民教育的奠基 小结 我国教育经历怎样的历程?有何经验教训? “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学校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南大学、吉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从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答:新中国教育事业的较大发展主要表现在:逐步形成从小学到大学,从全日制教育到半工半读教育等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原因是制定并全面贯彻了正确的教育方针。 新中国教育获得了怎样的发展?为什么? 〔学思之窗〕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文艺 时间 阶段特点 主要表现 49~56年 深受苏联影响 (1)建国初,扫盲教育成为重中之重 (2)基本参照苏联模式,对高等教育进行调整 56~66年 曲折中前进 (1)1964年先后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和发射了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2)1958年,掀起“教育大革命”,有成就也有教训(3)1956年提出“双百”方针,但是,1957年反右派扩大化又破坏了“双百”方针 66~76年 遭受严重挫折 (1)除航天和农业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外,科学研究受到“文革”的严重冲击(2)高等教育受到严重冲击,大学停止招生,教授受到批斗(3)盛行“阶级斗争”文艺,样板戏流行。出现百花凋零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 全面繁荣 (1)科学技术全面繁荣,在航天、信息技术方面成就突出(2)确立了“科教兴国”的战略,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得到全面发展(3)“双百”方针重新得到贯彻,科研、艺术出现全面繁荣的局面 易错知识点 教育、科技和经济之间的关系:(1)教育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科技和教育是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2)教育发展推动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推动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3)国民经济发展取决于科技进步,科技发展带动国民经济的提高;(4)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高考大揭密--------选择题易错分析 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2007年高考广东单科15题)20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作出的重大部署是 A.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C.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 D.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补充诊断:①社会热点是科技兴国, 解题的关系是对时间的把握。A项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文革结束之后;C项提出的时间是在20世纪80年代;D项提出的时间是20世纪50年代。②克服此类错误需要在平时加深教材知识的解读 【答案】A 考情分析 注意新中国教育与政治,经济及科技的关系 * * 美国依据1948—1984年经济实际增长数据,将传统的经济增长公式调整为:经济增长(100%)=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科技和教育)。 日本1952—1961年的经济增长模式为:经济增长(100%)=3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6%(科学技术)。 目前,发达国家技术和知识的增加占生产率增长总要素的60%~80%,我国占30%左右。 对比以上几种经济增长模式的差异,探究其间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第21课 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 课标: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1)接管旧教育,创建人民教育事业 (2)教育向工农敞开大门 ——制定教育方针 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德智体) 成就: (1)初步建立起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2)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大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1、建国初期(过渡时期) ——拉开序幕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二、动乱中的教育 使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 导致人才缺乏; 整个民族文化素质下降; 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 1、原因: “文革”十年极“左”路线的干扰和破坏 2、表现: (1)师生“破四旧” ,学校停课 (2)1966年,废止高考制度 (4)70年代初,招收“工农兵学员” (3)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3、影响: 材料一:二战后,日本教育开始实行9年免费义务教育。1957年获得理工农医专业博士学位的占博士生总数的88%,1965-1970年培养出19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