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鲁尔区祥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德国鲁尔区祥解.ppt

* 高二地理备课组 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学会分析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之路” 1、通过阅读鲁尔区的位置及区位图,描述鲁尔区经济辉煌的优越区位条件 2、联系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衰落现象,从外、内因归纳鲁尔区衰退的原因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西 莱茵 鲁尔 利 珀 利珀河 莱茵河 鲁尔河 鲁尔区位于德国 部, 河流 河及 其支流 和 河畔。 鲁尔区 一、鲁尔区的位置 二、区位条件 1、丰富的煤炭资源 看图分析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鲁尔煤田 鲁尔区煤炭地质储量为219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3/4,其中经济可开采量约220亿吨,占全国的90%。 思考:德国铁矿贫乏,但为什么能发展钢铁工业呢? 2、离铁矿区较近 从海外(瑞典、巴西)进口铁矿石到荷兰鹿特丹,再经过莱茵河运到鲁尔区。 通过陆上交通就近从法国洛林铁矿区进口。 3、充沛的水源 莱茵河 利珀河 鲁尔河 区内有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及4条运河,提供了充沛的水源。 4、发达便捷的水陆交通 内河交织成网,且与海洋相通,水运便利; 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网,高速公路四通八达; 欧洲的十字路口。 德国、西欧 德国以及西欧经济发达,鲁尔区本身就是消费中心。 5、广阔的市场 二、区位条件 3、充足的水源 看图分析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2、离铁矿区较近 1、丰富的煤炭资源 4、便捷的水陆交通 5、广阔的市场 在这些优势区位条件下,鲁尔区发展哪些工业? 丰富的煤炭资源 运入铁矿石 丰富的水源 ① ② ③ ⑤ ④ 煤炭工业 机械工业 化学工业 电力工业 钢铁工业 提 示 产业特点: 1、工业联系( )(不密切/紧密) 2、( )工业和( )工业是全区经济的基础 辉煌期鲁尔区的工业部门 丰富的煤炭资源 运入铁矿石 丰富的水源 ① ② ③ ⑤ ④ 煤炭工业 机械工业 化学工业 电力工业 钢铁工业 紧密 煤炭 钢铁 衰落的原因 二、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和钢铁为主导产业 石油、天然气广泛使用 新技术炼钢耗煤量降低 煤的需求量下降 煤 炭 石 油 天 燃 气 年份 1800年 1900年 1980年 焦煤 4吨 2吨 0.75吨 铁矿石 2吨 1.8吨 1.3吨 煤炭危机: 开采难度 成本增加 煤炭危机 衰落的原因 二、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危机 煤炭和钢铁为主导产业 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 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 本区煤炭工业成本上升 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产钢、出口钢国家越来越多,产量增多 经济危机、钢替代品的广泛使用 世界钢铁产量变化趋势: 1937年,美国和西欧的钢铁产量占全球3/4 2002年,钢铁产量集中在美洲、西欧、东欧和 东亚(日本) 衰落的原因 二、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 新技术 革命的冲击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危机 钢铁危机 煤炭和钢铁为主导产业 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 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 本区煤炭工业成本上升 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世界性 钢铁过剩 产钢、出口钢的国家越来越多 经济危机 钢替代品的广泛使用 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环境污染、土地紧张、交通拥挤,新兴企业不愿到此落户 衰落的原因 二、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 新技术 革命的冲击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危机 钢铁危机 煤炭和钢铁为主导产业 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 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 本区煤炭工业成本上升 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世界性 钢铁过剩 产钢、出口钢的国家越来越多 经济危机 钢替代品的广泛使用 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环境污染、土地紧张、交通拥挤,新兴企业不愿到此落户 (内在原因) (根本原因) 小组讨论: 探究案 传统工业区普遍存在的问题? 传统工业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区位因素的变化入手 (资源)原料、能源消耗大;资源枯竭;资源利用率低;用水、用电紧张 (土地)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交通)运输量大,交通拥挤 (环境)环境污染严重 (劳动力)失业人口增加 (市场)产品老化,市场竞争力弱 (科技)科技创新不够;生产技术落后;生产设备陈旧 (其他)生产结构单一;大型国有企业负债过重,经费不足 探究案 一、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曾是我国最大的老工业基地,目前的困境与20世纪50—60年代的德国鲁尔区十分相似,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东北三省一再丧失机遇,致使东北地区的工业经济未能突破20世纪20年代确立的总体格局,患上了严重的“市场不适应症”,工业生产曾一度步履维艰,效益严重下滑,被称为“东北现象”。 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材

文档评论(0)

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