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章民间借贷融资祥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08章民间借贷融资祥解.ppt

2、个人委托贷款业务的内容特点 不属于授信业务,而是收费性质的中间业务 。 个人委托贷款的贷款对象由委托人确定。 银行只履行受托义务,不承担任何性质的贷款风险,借贷双方风险自负。 个人委托贷款的借款利率浮动幅度在人民银行规定的基准贷款利率基础上,最高上浮30%,最低下浮10% 。 银行为委托人提供服务并按比例收取手续费 。 3、个人委托贷款的作用 银行通过中介的方式介入民间借贷活动,为民间借贷的双方牵线搭桥,发挥“红娘”的作用 。 有助于使一些民间借贷活动公开化、规范化,使一些“地下金融活动”变成“地上行为”。 民间借贷活动是金融体制的问题所导致的,不可能通过一项业务创新来解决 。 限定利率上限-抑制活力 无法控制风险 金额的要求使得资金较少的投资者无法使用该业务。 4、我国民间借贷规范和管理 政府层面 中央银行层面 商业银行层面 政府层面 监测 了解民间借贷风险性 信用中介机构提供法律咨询保护 贷款信用担保公司,解决抵押担保难。 引导民间资金投资 中央银行层面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加快利率市场化 11月21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 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力度 商业银行层面 改革市场营销观念 优化服务,适应市场变化 复习思考题 1、简述民间借贷存在的原因和作用。 2、民间借贷有哪些特点? 3、利用民间借贷融资应当注意哪些环节? 4、如何正确规避民间借贷风险? 5、如何理解个人委托贷款业务? 6、民间借贷有哪些适应市场机制的地方?存在哪些问题? 7、应如何怎样规范和管理我国的民间借贷?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第八章 民间借贷融资 第一节 案例分析 第二节 民间借贷的实务操作及风险防范 第三节 民间借贷融资的知识要点 本章教学内容 吴英案 从2005年5月至2007年2月,吴英以高额利息为诱饵,以投资、借款、资金周转等为名,先后从林卫平、杨卫陵、杨卫江等11人处非法集资人民币77339.5万元,用于偿还本金、支付高额利息、购买房产、汽车及个人挥霍等,实际集资诈骗人民币38426.5万元。最终以集资诈骗罪判处吴英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孙大午案 孙大午于2002年间,非法吸收公众存,涉及储户523人。出于稳定及维护大午集团的正常经营秩序需要,徐水县政府以借款给大午集团的形式,通过财政下拨了700万元,对5000元以下的储户全额兑付了存款。5000元以上的储户则先兑付其中的15%,剩余部分于2003年年底前及2004年年底前分两次分别付清。最终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孙大午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并处罚金10万元。 综上,两案形式上均有非法吸收巨额公众存款的行为,实质上都折射出民间对民间借贷、资金自由流通的需求。但其不同之处,较为明显: 1、吴英案虽只向11人非法集资,但涉及数额高达7亿多元,而孙大午案虽向500多人集资,但仅为1000多万元。 2、吴英有诈骗的故意,而孙大午仅是非法吸收存款,主观上并没有诈骗的故意。 3、吴英案最终集资诈骗3.8亿元,这巨额款项能否返还还是个未知数,而孙大午案所涉款项均已返还给储户。 4、最终两案的定罪量刑不同。 一、亿霖集团非法经营案 2004年4月,赵鹏运伙同赵代虹等人先后成立了亿霖集团、北京亿霖林业服务有限公司等,以合作托管造林为名,从事林地传销,向投资者收取了3亿余元的“林地管护费”,而这笔费用却被用于给各级销售人员发放提成和挥霍。据统计,此案中全国受骗群众共有两万余人,涉案金额高达16.8亿元。最终,法院依法以非法经营罪,分别判处赵鹏运等28人有期徒刑十五年至一年,6人被判缓刑,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亿元至20万元不等。 二、万里大造林案 2002年9月至2007年8月期间,陈相贵、刘艳英等人在内蒙古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积极组织、建立、发展传销网络和传销团队,通过媒体广告、散发传单、集会宣传等方式大肆进行虚假宣传,以传销方式销售林地43万多亩,涉案金额达12.79亿余元,涉及全国3万余名购林客户。内蒙古自治区高级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