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性能的偏心支撑钢框架抗震设计方法研究.pdfVIP

基于性能的偏心支撑钢框架抗震设计方法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性能的偏心支撑钢框架抗震设计方法研究.pdf

31 卷 10 期 Vol.31 No.10 工 程 力 学 20 14 年 10 月 Oct. 2014 ENGINEERING MECHANICS 195 文章编号:1000-4750(20 14)10-0195-10 基于性能的偏心支撑钢框架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李 慎,苏明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结构与抗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55) 摘 要:偏心支撑钢框架的理想失效模式为每层耗能连梁均屈服,底层柱脚形成塑性铰,传统设计方法基于强度 设计理论,很难保证结构的弹塑性受力状态。该文提出了偏心支撑钢框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PBSD) ,该方 法以结构的目标侧移和失效模式来预测和控制结构的非弹性变形状态,保证偏心支撑钢框架在大震作用下各层连 梁均参与耗能,而其他构件仍保持弹性,即偏心支撑钢框架的层间侧移趋于均匀,避免结构薄弱层的出现,便于 偏心支撑钢框架的震后修复。依据PBSD 方法分别设计了10 层K 形和Y 形偏心支撑钢框 算例,采用静力推覆 分析和非线性时程分析验证该设计方法的合理性,分析结果表明:依据PBSD 方法设计的偏心支撑钢框架的极限 状态接 于理想整体失效模式,即结构非弹性变形主要集中在耗能连梁中发生,且各层连梁均参与耗能,没有薄 弱层出现。该方法为偏心支撑钢框架的工程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偏心支撑钢框 ;失效模式;薄弱层;非弹性变形 中图分类号:TU391 文献标志码:A doi: 10.6052/j.issn.1000-4750.20 14.03.0204 A 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METHOD FOR ECCENTRICALLY BRACED STEEL FRAMES LI Shen , SU Ming-zhou (Key Laboratory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Earthquake Resistance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Xi 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Xi an, Shaanxi 710055, China) Abstract: The ideal failure mode of eccentrically braced steel frames is associated with the yield of interstory links and the formation of plastic hinges at the column base of the bottom story. Traditional design methods are based on the strength design theory and can hardly represent the inelastic behavior of structures. In this study, a 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PBSD) method for eccentrically braced frames was proposed. The inelastic deformation was governed by the target drift and failure modes of structures. All links dissipated energy under excessive seismic loading, while other members remained elastic. That is, the interstory drift was uni

文档评论(0)

niuguofu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