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酶逆转录酶凋亡相关基因bcl-2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pdfVIP

端粒酶逆转录酶凋亡相关基因bcl-2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端粒酶逆转录酶凋亡相关基因bcl-2在成釉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中文摘要 前 言 / f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展,端粒(telomere)和端粒酶(te。 lome/ase)成为当今国际生物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端粒酶是细 胞分裂的基础、增殖的保证,与细胞衰老、凋亡、永生化及肿瘤发生 发展密切相关。端粒酶是由端粒酶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核 蛋白DNA聚合酶,它具有逆转录酶的活性,以自身RNA为模板合 成端粒序列,补偿端粒的丢失,使细胞永生化。目前研究证明人端 telom— 粒酶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人端粒酶RNA组分hTR(human RNA telomerase erELse component),人端粒酶相关蛋白hTPl(human associated telomer- 1)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human protein a$ereverse 粒酶的活性并不完全一致。hTERT是端粒酶的催化亚单位,在端 粒酶的激活中起关键作用,与端粒酶的活性密切相关。bcl一2基 因是凋亡抑制基因,端粒酶与bcl一2的关系尚有争议,但大多数 学者认为bcl一2调节端粒酶活性,bcl一2表达越强,端粒酶活性 越强。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AB)中二者关系未见报道。 AB是最常见的牙源性肿瘤,国内发病率为牙源性肿瘤的59. 3%,WH01992年牙源性肿瘤重新分类中,把AB定为良性肿瘤, 但由于其局部呈侵袭性生长,高复发,可恶变,可转移,有学者称之 为交界性肿瘤。AB发病和复发的原因均不能被完全解释,且临 床上常需手术治疗,切除颌骨破坏颜面外形,给患者带来极大痛 苦,引起口腔外科及病理学界的广泛关注。同样牙源性角化囊肿 (Odontogenic keratocyst,OKC)也为颌骨内常见最具侵袭性的囊 肿,其生物学行为同样不甚清楚;本实验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 测AB和OKC hTERT和bcl一2的表达并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 探讨端粒酶的调控机制,研究AB的细胞分化与其临床生物学行 为的关系,为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材料与方法 原位杂交所用标本取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 1996—2001年存档蜡块,共收集成釉细胞瘤54例(原发3l例,复 发19例,恶变4例),OKCl6例,正常口腔粘膜(牙龈、颊)7例。 免疫组化所用标本取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和附属第一医 例,恶变7例),OKC35例,口腔正常粘膜(颊,牙龈)9例。原位杂 交法由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系提供。免疫组化法采用链霉素抗生 物素蛋白一过氧化物酶法(s—P法)。结果判定:(1)原位杂交: hTERT或bcl一2的胞浆中出现紫蓝色颗粒为阳性着色。5%计 +)。(2)免疫组化:A(按切片中细胞显色有无及深浅评分):O分 为细胞无色;1分为浅黄色;2分为棕黄色;3分为棕褐色。B(按切 片中显色瘤细胞占切片中瘤细胞的比例评分):1分为25%以下;2 分为25%一75%;3分为75%以上。每例积分=A×B,按积分高 低分为:阴性(一),积分0分;弱阳性(+),积分1—4分,强阳性 (++),积分4分。统计方法采用SPSSl0.0统计软件,进行x2 检验和Kendall秩相关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hTERT mRNA阳性表达部位在胞浆,7例正常口腔粘膜中,只 有1例上皮基底层为弱阳性。16例OKC阳性率为87.5%,表达 的范围由基底层向副基底层细胞扩展,阳性以弱至中度阳性为主。 54例AB中,阳性率为94.4%,阳性表达主要以中、高度为主,阳 性部位主要位:rYl-周柱状或立方状细胞及散在或密集增生的多边 ·2· 形、梭形细胞中。AB、OKC与正常上皮的表达分组有显著差异(P 0.001)

文档评论(0)

canggu8088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