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8课《天工开物》两则祥解.ppt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即拔起分栽” 和即栽于亩中 B.“最迟者后于清明” 和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C.“俗名婺源光之类” 和上官大夫与之同列 D.“若田逢旱干、水溢” 和若已成废器未锈烂者 D (1)质本粳而晚收带粘(俗名婺源光之类),不可为酒,只可为粥者,又一种性也。 译文: (2)凡秧田一亩所生秧,供移栽二十五亩。 译文: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质地本来属于粳稻但晚熟而带黏性的米(俗名为“婺源光”一类的),不能用来酿酒,只可以煮粥,这又是一种性质的水稻。 大凡一亩秧田所育出的秧,可供移栽二十五亩。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 《天工开物》两则 宋 应 星 1.积累“许、济、治”等文言实词的含义,掌握文言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 2.了解宋应星和《天工开物》的相关知识。 3.学习课文,理解文中蕴含的主要思想。 4.感受科学作为人类文化共同体的价值和魅力,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它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也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还有人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其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 中国明末科学家。宋应星(公元1587—约1666年?),字长庚。汉族,奉新(今属江西)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举于乡。崇祯七年(1643)任江西分宜教谕,十一年为福建汀州推官,十四年为安徽亳州知州。明亡后弃官归里,终老于乡。在当时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生产技术达到新水平的条件下,他在江西分宜教谕任内著成《天工开物》一书。宋应星的著作还有《野议》《论气》《谈天》《思怜诗》《画音归正》《卮言十种》等,但今已佚失。 明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鼎盛时期,生产力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农业和手工业的繁荣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运动,古老的封建坚冰开始松动、融化。虽然作为封建王朝统治工具的程朱理学仍在思想领域占据统治地位,但呈日趋没落之势。一些开明的知识分子和忧国忧民的有识之士,鉴于社会动乱、吏治黑暗,意识到寻章摘句、死背经书、空谈性命的虚无。他们经过艰难抉择,将注意力转向对当时生产技术的总结和对自然现象的探索上,于是出现了一批科学家和科技著作。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1)凡稻旬日失水则死期至,幻出旱稻一种,粳而不粘者,即高山可插,又一异也。 【自我核对】本句论述了农作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环境变迁对农作物物种变异的影响。作者在句中提到通过人工选择可培育出抗旱的稻种,这对于改变粮食作物的单一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而在世界生物变异理论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理解下列语句。 (2)秧生三十日,即拔起分栽。若田逢旱干、水溢,不可插秧。秧过期老而长节,即栽于亩中,生谷数粒,结果而已。凡秧田一亩所生秧,供移栽二十五亩。 【自我核对】本段文字告诉人们,水稻育秧后二十天即拔起分栽,一亩秧田可移栽二十五亩,即秧田与本田之比为1:25,而且还说明了插秧的前提是水田不能干旱也不能水溢。所有这些资料在以前的农业书籍中都未曾提到过。 前人积累的经验成果对后人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即使在今天,南方在栽种水稻时仍然在借鉴这些方法,当然,光讲理论不抓实践不行,理论加实践才能真正促进粮食事业的发展。 (3)凡熟铁、钢铁已经炉锤,水火未济,其质未坚。乘其出火之时,入清水淬之,名曰健钢、健铁。 【自我核对】本段文字主要介绍了铁器刚刚出炉后使其质地变得坚硬的工艺。趁铁器刚出炉时,将其伸入清水中进行淬炼,从而使水火的作用进行调和,达到使铁器坚硬的目的,这一技术的使用一直延续到今天。 【自我核对】(1)先秦:商朝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和月食记录。春秋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战国甘德、石申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2)秦汉:编写于公元前1世纪的《周髀算经》,比西方早500年提出勾股定理的特例。西汉《九章算术》的有些内容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张衡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 (3)三国两晋南北朝: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数,比欧洲早1100多年。 2.说说中国古代领先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指南第1部分:乘客和载货电梯.pdf VIP
- 合成药物工艺研究.pptx VIP
- 电气预防性试验及防雷试验工程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doc
- 基于“六位一体”内部控制的创新实践.pdf VIP
-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全文).doc VIP
- 新一代大学英语(提高篇)视听说教程 1 B1U1.pptx VIP
- 2025年秋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x
- 吉J2020-011:木塑复合材料景观工程构造.pdf VIP
- 2024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指南第3部分:杂物电梯.docx VIP
- 服装裁剪与制作(第三版)全书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汇总.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