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船舶避碰9祥解.ppt
第二章 驾驶和航行规则 第一节 任何能见度行动规则 瞭望(第五条) 安全航速(第六条) 碰撞危险(第七条) 避免碰撞的行动(第八条) 狭水道(第九条) 分道通航制(第十条) 分道通航制(第十条) 1.本条适用于本组织所采纳的各分道通航制。 2.使用分道通航制区域的船舶应: (1)在相应的通航分道内顺着该分道的船舶总流向行驶; (2)尽可能让开通航分隔线或分隔带; (3)通常在通航分道的端部驶进或驶出,但从分道的一侧驶进或驶出时应与分道的船舶总流向形成尽可能小的角度。 分道通航制(第十条) 3.船舶应尽可能避免穿越通航分道,但如不得不穿越时,应尽可能与分道的船舶总流向成直角穿越。 4.(1)当船舶可安全使用邻近分道通航制区域中相应通航分道时,不应使用沿岸通航带。但长度不小于20米的船舶、帆船和从事捕鱼的船舶可使用沿岸通航带。 (2)尽管有本条4(1)规定,当船舶抵离位于沿岸通航带的港口、近岸设施或建筑物、引航站或任何其他地方或避免紧迫危险时,可使用沿岸通航带。 分道通航制(第十条) 5.除穿越船外,船舶通常不应进入分隔带或穿越分隔线,除非: (1)在紧急情况下避免紧迫危险; (2)在分隔带内从事捕鱼。 6.船舶在分道通航制区域端部附近行驶时,应特别谨慎。 分道通航制(第十条) 7.船舶应尽可能避免在分道通航制区域内或其端部附近锚泊。 8.不使用分道通航制区域的船舶,应尽可能远离该区。 9.从事捕鱼的船舶,不应妨碍按通航分道行驶的任何船舶的通行。 10.帆船或长度小于20米的船舶,不应妨碍按通航分道行驶的机动船的安全通行。 分道通航制(第十条) 11. 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当在分道通航制区域内从事维护航行安全的作业时,在执行该作业所必需的限度内,免受本条规定的约束。 12. 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当在分道通航制区域内从事敷设、维修或起捞海底电缆时,在执行该作业所必需的限度内,免受本条规定的约束。 分道通航制 适用范围 IMO所采纳的任何分道通航制水域 ; 不管该区域是否业已被IMO所采纳,船舶均应严格地执行该区域的有关(地方)规定 ; IMO未采纳的分道通航制区域内: “分道通航制条款(第10条)”不适用;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其他条款仍然适用于该区域(前提:该水域处于规则适用水域内)。 分道通航制 与规则其他条款的关系 分道通航制规定了使用分道通航制水域的准则,与避让责任或行动没有关系 违背分道通航制区域规则的船舶,不(因违背分道通航制而)负有让清沿分道航行的船舶的责任, 遵守分道通航制区域规则的船舶,不(因遵守分道通航制而)享有任何权利; 分道通航制 不解除任何船舶遵守《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其它各条规定的责任 ; 但在设有分道通航制的狭水道内,船舶往往需要沿通航分道行驶而不应靠右侧(进入沿岸通航带)行使。; 在确定船舶不应妨碍的义务时,因注意到“分道通航制条款(第10条)”的规定优先于第18条的规定。 分道通航制 在IMO采纳的分道通航制区域内,必须注意分道通航制的规定(适用于任何能见度)与船舶间责任条款的区别与联系: 在两条款规定不一致时,应当执行分道通航制条款; 若分道通航制条款没有规定(或要求),则在互见中遵守船舶间责任条款。 分道通航制 使用分道通航制的三项原则 在相应的通航分道内沿船舶的总流向行驶; 指的是船舶航迹向; 尽可能让开分隔线或分隔带 意味着在通航分道的中心线或其附近航行; 通常在通航分道的端部驶进或驶出;如从一侧驶进或驶出,或从分道一侧转移到另一侧,应尽可能与总流向成较小的角度; 分道通航制 任何在通航分道中顺着船舶总流向行驶的船舶,均可以认为是 “使用分道通航制区域的船舶” ; 不使用分道通航制区域的船舶应尽可能远离分道通航制区域; 在通航分道内从事捕鱼的船舶也应遵守分道通航制规定的航法,在分隔带或沿岸通航带内可以向任何方向进行捕鱼作业。 分道通航制 沿岸通航带 可使用沿岸通航带的船舶: 帆船和长度小于20米的船舶; 从事捕鱼的船舶; 不能安全使用邻近相应通航分道的船舶; 抵离位于沿岸通航带中的港口、近岸设施或建筑物、引航站或任何其他地方的船舶; 避免紧迫危险的船舶; “免受约束的操限船” 分道通航制 沿岸通航带 其他可安全使用邻近分道通航制水域中相应通航分道的船舶,通常不应使用沿岸通航带沿岸通航带。 分道通航制 穿越通航分道 船舶应尽可能避免穿越通航分道,如不得不穿越,应尽可能与总流向成直角的船首向穿越; 规定的目的是:缩短穿越的时间 ;便于他船发现该船的穿越意图 ;便于交通管制中心的监视 穿越通航分道的船舶不因穿越负有更多的义务(与穿越狭水道不同),船舶间的责任与是否穿越无关。 分道通航制 穿越通航分道 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本田裂行维修手册全一本_本田SDH125T-31摩托车维修手册.pdf VIP
- 新22G04 钢筋混凝土过梁.docx VIP
- 【培训PPT】水肥一体化技术及应用.pptx
- 附录一、卫生部颁《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草案).pdf VIP
- (完整版)仁爱英语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doc VIP
- 2025年部编人教版(统编版新教材)八年级初二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
- 植物基因技术(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工程所有课件).ppt VIP
- 电子商务基础(第2版)全套PPT课件.pptx
- 《感染性休克》ppt课件.pptx VIP
- 2019版南方区域AGC发电单元调频指标计算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