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反应及检验祥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超敏反应及检验祥解.ppt

III型超敏反应检验 免疫复合物(IC)检测 循环免疫复合物检测 固定或沉积于组织中IC的测定 PEG沉淀法 补体技术 六、 IV型超敏反应(迟发型) 是由效应T细胞与相应抗原作用而引起的以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变性坏死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 因其发病较慢,在接受超敏原刺激后24~72小时发生,故称迟发型超敏反应。 因其无抗体和补体参与,是由T细胞介导,故又称细胞介导型超敏反应。 参与IV型超敏反应的成分和细胞 超敏原 胞内寄生菌,病毒,真菌,寄生虫和化学物质等 细胞因子及效应分子 炎性T细胞释放的趋化因子及细胞毒性T细胞释放的穿孔素和颗粒酶等 细胞 T细胞(CD4+Th1细胞,CD8+Tc细胞),单核吞噬细胞 IV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疾病 传染性IV型超敏反应 麻疯病人 结核菌素试验 接触性皮炎 半抗原 橡胶成分 芒果汁 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和某些自身免疫疾病 皮肤移植排斥反应 IV型超敏反应检验 利用皮试检测超敏原 常用皮内试验(结核菌素试验)和斑贴试验 在接触抗原后48~72小时后观察结果。皮内试验结果以红肿和硬结为主;斑贴试验以红肿和水疱为主。 IV型超敏反应的皮试-斑贴实验 小结 超敏反应的类型及其特点 类型 常用名 特点 Ⅰ型 速发型 过敏型 IgE型 1、发生快,消失也快 2、抗体为IgE 3、一般无组织器官损伤 4、遗传性 Ⅱ型 细胞溶解型 细胞毒型 1、抗原在细胞膜上 2、抗体为IgG、IgM 3、以细胞溶解为结局 Ⅲ型 免疫复合物型 血管炎症型 1、抗原游离 2、抗体为IgG、IgM、IgA 3、IC沉积,局部发生炎症反应 Ⅳ型 迟发型 细胞型 1、发生迟,消失也慢 2、抗体不参与 3、局部发生慢性炎症反应 超敏反应的主要相关疾病 类型 发生机制 主要相关疾病 Ⅰ型 IgE/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介导的血管和平滑肌反应 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休克等 Ⅱ型 IgG,IgM/补体或粒细胞介导的靶细胞溶解和吞噬等 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自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Ⅲ型 免疫复合物/补体介导的组织炎症 血清病、皮肤血管炎、SLE、类风湿性关节炎 Ⅳ型 T细胞介导的浸润性炎症 接触性皮炎、移植排斥反应、结核病等 复习题 名词解释: 超敏反应、RF 问答题: 简述速发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简述4类超敏反应的类型、特点、常见疾病。 列举I型超敏反应的主要临床检测项目、方法。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 免疫印迹法检测特异性IgE及总IgE 嗜碱性粒细胞组胺释放试验(HRT) 目前仍是国外最常用I型超敏反应的诊断手段。 这种基于放免原理的方法是检测特异性过敏原通过与嗜碱性粒细胞膜表面的IgE桥联而使后者脱颗粒释放出的组胺的量,具有敏感、特异的特点。 缺点:费时耗钱,步骤繁琐;需要的血标本量相对较多;不能排除其它来源(如血小板)的组胺的干扰。 高倍镜和油镜下的嗜碱性粒细胞 流式细胞术检测活化脱颗粒嗜碱性粒细胞 流式细胞术检测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试验简便,易操作;更因为该实验在体外极为近似地模拟了I型超敏反应的发病过程,在疾病发病危险度的预测,发病严重程度的评估方面能起到重要作用。 流式细胞术检测活化脱颗粒嗜碱性粒细胞原理 静止期的嗜碱性粒细胞膜表面只表达少量的CD63;其胞浆中内含生物活性物质的囊泡的膜表面富含CD63;细胞膜表面高表达CD63表明了嗜碱性粒细胞活化 检测嗜碱性粒细胞膜表面抗原表达量的改变 嗜酸性粒细胞测定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多用直接计数法。常用苯酚甲醛伊红染色液,低渗,可溶解红细胞和其他白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 ECP是嗜酸性粒细胞释放的毒性蛋白之一,可造成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损伤。由于取材因素,临床常用患者血清作为检测标本。方法同特异性IgE相同。 I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找出变应原,避免接触:变应原皮肤试验 脱敏疗法: 异种免疫血清脱敏疗法:小量多次注射,暂时性 特异性变应原脱敏疗法:少量多次,IgG+过敏原→封闭抗体、阻断抗体 药物防治: 抑制生物活性介质释放:色甘酸二钠,稳定细胞膜、阻止释放颗粒 生物活性介质拮抗物:扑尔敏,抗组胺;乙酰水杨酸,拮抗缓

文档评论(0)

三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