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粘膜下层复支架材料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研究.pdf

小肠粘膜下层复支架材料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肠粘膜下层复支架材料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研究

小肠粘膜下层复合支架材料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研究 摘 要 颌骨缺损的修复问题一直是口腔外科、整形外科的难题,包括由外 伤、先天畸形、颌面部肿瘤等造成的颌骨缺损,牙周炎导致的牙槽骨吸 收,以及种植体周围炎所致的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等等。临床上的修复方 法很多,通过植骨使缺损处骨组织再生,是理想的修复方法之一,但对 于植骨材料的选择一直未能很好地解决。人们曾将羟基磷灰石(HA) 、脱 钙冻干骨(DFDB)和胶原等材料植入骨缺损区,对骨缺损的修复起到一定 的促进作用,但均存在一定不足。 构建人工骨修复骨组织缺损,是目前关注的热点。理想的骨组织修 复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生物降解性,材料最终能被受 区的骨组织取代;易加工成型,并具有一定的强度,移植后能保持原状; [1] 材料表面易于细胞粘附且不影响其增殖分化 。小肠粘膜下层(SIS)作 为一种天然的细胞外基质,含有大量胶原蛋白,不含细胞,无抗原性, 能促进组织再生修复,最早用于修复血管,近年来在各种组织器官的重 建修复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研究证明,SIS对骨细胞具有引导作用,有 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降解性、机械支撑力,但存在塑形难,脆性大等缺 陷。用SIS与β-磷酸三钙混合而制成的复合材料,与天然骨骨基质的有 机成分和无机成分较为相似,物理性状互补,增强其生物特性,表现出 良好的成骨特性和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所植入材料可以逐渐吸收被新骨 替代。 在口腔医学领域, SIS 复合支架材料能否用于促进口腔颌面部骨组 织缺损,在实验和临床研究方面均未见报道。以自然生成且无抗原性的 SIS 制备复合骨支架材料,再生颌骨、牙硬组织、牙周膜及牙槽骨的应 用前景十分可观,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目的:研究猪小肠粘膜下层单独或与其他材料结合形成复合支架材 料,应用于骨组织缺损的修复,以重建缺损的下颌骨。 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3 只,在双侧下颌骨上制备骨缺损,随机分为 4 组,分别使用SIS、纳米β-磷酸三钙及两者混合制成的复合支架材料 进行修复,并设置空白对照,12 周时处死取材,进行大体、X 线观察, 骨密度测定,组织学切片观察,计算骨矿化沉积率、骨小梁厚度和体积 分数,并作统计学处理。 结果: 12 周时材料已基本降解,纳米β-TCP 组残余少量材料。复 合支架组新生骨小梁形态较成熟,骨密度较高,荧光双带距离较宽,骨 矿化沉积率、骨小梁厚度以及骨小梁体积分数均明显高于其他几组 (p0.05)。 结论:猪小肠粘膜下层与纳米β-磷酸三钙混合制成的复合支架材 料,具有良好的成骨特性,能够有效地修复下颌骨缺损。 关键词:小肠粘膜下层,纳米β-磷酸三钙,复合支架材料,骨缺 损 STUDY OF THE REGENERATION OF RABBIT MANDIBULAR BONE DEFECTS WITH COMPOSITE SCAFFOLD MATERIALS OF 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 AND NANO METAER CRYSTAL β-TRICALCIUM PHOSPHATE(NMβ-TCP) ABSTRACT 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 is a natural

文档评论(0)

chuotuo00757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