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特别提醒 森林具有强大的生态效益,但由于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其生态功能的主要表现也有所不同。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能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轻水土流失的作用;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则起到了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在城市中则会起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削弱噪声等作用;在沿海地区可防止海风(海浪)的侵袭。 2.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练习4 2013年9月25日,在南京举办的第十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暨城市生态建设会议上,国家林业局授予赤峰等17个城市为“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据此回答(1)~(1)题。 (1)除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外,城市森林还给城市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这包括( ) A.提供农林产品 B.净化饮用水资源、提高生物多样性 C.减少空气污染、降低温室效应 D.提供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 解析 A为城市森林的经济效益,B、C为生态效益。 D (2)在城市森林建设中( ) A.要多移植大树、古树进城 B.要因地制宜合理搭配树种 C.要多引进国外的优良树种 D.树种要整齐划一 解析 因地制宜地搭配树种,既能保障城市森林系统的稳定性,又能节约投资。 B 1.亚马孙雨林被破坏的原因 2.热带雨林被破坏带来的生态危害 世界上的热带雨林一旦遭到大面积破坏,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1)影响全球水循环和全球水平衡,引起地表水减少,水汽蒸发、蒸腾作用减弱,空气干燥,从而引起降水减少,气候干旱,甚至出现旱涝失调的局面。 (2)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气温升高,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3)热带雨林的破坏,还会导致雨林物种的大量灭绝,使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遗传基因不断减少。 3.雨林的保护 (1)保护放在第一位 (2)国际社会共同保护 练习5 读“玛雅社会的农业生产模式图”,回答(1)~(5)题。 (1)将下列内容的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空白处。 ①建筑材料 ②燃料 ③农田 ④水土流失 ⑤文明衰落 (2)从图中可以看出,玛雅文明的农业用地是采用砍伐和焚烧森林植被而形成的,而这种方式在土地生产力下降后最少需要_______年,地力才能恢复重新使用。 (3)从图中还得到另一信息,在热带雨林地区一旦森林被砍伐,_______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这说明在热带雨林地区_______(外力作用)非常严重。 (4)当前亚马孙河流域破坏雨林主要的直接的原因有哪些? (5)国际社会和巴西政府正在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保护这一片原始森林? 解析 此题是一道典型的读图分析题。首先:明确玛雅农业生产的模式:典型的“刀耕火种”式“迁移农业”,而此种结论的获得主要是依据图中所示生产过程。其次:结合教材对巴西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的论述,讨论玛雅文明此种农业生产模式的直接危害: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森林锐减。第三:热带雨林地区,高温湿热条件下,淋溶作用强,流水的侵蚀作用强。这与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地区是有区别的,故分析时必须结合区域气候特征。第四:亚马孙河流域雨林被破坏,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分析时必须结合巴西的社会发展、经济状况。如人口分布、贫困、经济形式、国家政策等等。 答案 (1)如图。 *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整合提升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形成因素 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亚马孙雨林破坏的原因及保护 水土流失的成因及治理措施 森林的生态效应和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有关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分析中,首先需要分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从自然与人为的角度找出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原因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 2.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的角度 (1)根据成因确定措施 即根据区域问题的成因确定该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其共同成因为滥垦、滥伐、滥牧、滥采,所以两地区应采取的对应措施就是退耕还林、还牧、还草。 (2)根据阶段确定措施 即根据区域内部不同部分(如河流上、中、下游)的特点确定某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如淮河流域洪灾频发的防治措施有: (3)根据典型确定措施 即根据典型区域的发展措施确定和其具有相似特征的其他区域的发展措施。如参照甘肃西峰南小河沟治理、江西千烟洲和河南商城县农业资源开发、宁夏中卫县沙坡头草方格沙障治理等的成功经验或措施,结合区域实际问题,分别提出我国某些水土流失区、中低产田区、荒漠区等的发展措施。 3.我国生态脆弱区不同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分布及防治措施 (1)中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序号 地区名称 生态环境问题类型 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A 大兴安岭西侧 森林破坏、土壤侵蚀、草地退化 半干旱地区,降水少 过垦、过伐、过牧严重 B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草场退化严重 降水较少,气候干旱 过牧严重 C 黄淮海平原 土壤侵蚀严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0 文化传承与创新课件.ppt
- 2016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2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课件.ppt
- 2016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3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课件.ppt
- 2016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件.ppt
- 2016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5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课件.ppt
- 2016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课件.ppt
- 2016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3 收入与分配课件.ppt
- 2016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4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件.ppt
- 2016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6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课件.ppt
-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
- 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一节 课时1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 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一节 课时2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 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开发经验的借鉴课件 湘教版必修3.ppt
- 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湿地及其重要价值课件 湘教版必修3.ppt
- 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湿地资源问题及湿地保护课件 湘教版必修3.ppt
- 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二节 课时1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 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六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课件 湘教版必修3.ppt
- 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四节 第1课时 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及其生产地区专门化课件 湘教版必修3.ppt
- 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第五章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 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一节 课时1 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概况课件 鲁教版必修3.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