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2.6 拿来主义课件 粤教版必修4.pptVIP

【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2.6 拿来主义课件 粤教版必修4.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2.6 拿来主义课件 粤教版必修4.ppt

* 学习目标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整体感知 课文图解 1.理解本文在批判中立论的方法,学习运用比喻论证把抽象深奥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的方法,体会生动形象的论证艺术对表现思想内容的好处。 2.了解杂文的特点,体会鲁迅杂文犀利、辛辣、幽默的语言特点。 3.学习本文,理解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批判地吸收,并能运用正确的观点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整体感知 课文图解 1.连线作者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其中《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小说。 学习目标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整体感知 课文图解 2.写作背景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把魔爪伸向华北地区,国民党反动政府越来越依附英美帝国主义,肆无忌惮地出卖民族利益,讨好帝国主义,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长期以来,由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落后,帝国主义不断输入鸦片、枪炮、香粉、电影及各种小东西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因而使清醒的青年们对于外来的东西“发生了恐怖”,产生了一种盲目排外的思想,不能正确对待外国的东西。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文学遗产”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写了《拿来主义》一文,揭露了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反动派的卖国罪行,阐明了无产阶级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基本观点。 学习目标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整体感知 课文图解 1.识字注音 (1)重点字 (2)多音字 学习目标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整体感知 课文图解 2.辨字组词 3.词语积累 (1)残羹冷炙: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 (2)冠冕:“冠冕堂皇”的省语,意思是很体面、有气派。冕,古代帝王的礼帽。 (3)勃然大怒:因生气而非常愤怒。 (4)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空而不切实。 (5)孱头:软弱无能的人(骂人的话)。 学习目标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整体感知 课文图解 4.词义辨析 (1)自诩 自许 辨析:二者都是动词,都是书面语。“自诩”强调自己夸大自己的才能,一般用作贬义。“自许”强调自我称赞,自命,是中性词。 判断正误: ①尼采就自许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②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大师王夫之一生以“六经则我开生面”自期自诩,为传统学术文化的发展,尤其对诚信这一传统范畴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批判和创新。(×) 学习目标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整体感知 课文图解 (2)礼尚往来 投桃报李 辨析:二者都与往来有关。“礼尚往来”侧重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投桃报李”侧重指友好往来。 判断正误: ①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②你这次出差,带些礼物回赠小李,朋友之间,投桃报李,也是人之常情。(√) 学习目标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整体感知 课文图解 1.作者是如何表述“拿来主义”的? 提示: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2.课文的第五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前面四段讲的是什么问题?后面五段讲了什么问题? 提示:第五段是过渡段,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前面四段,揭示什么是“送去主义”及实行“送去主义”的危险性。后面五段,论证什么是“拿来主义”及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学习目标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整体感知 课文图解 3.对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鱼翅”)、精华与糟粕互见的部分(“鸦片”)、旧形式(“烟枪和烟灯”)、糟粕(“姨太太”)应采取什么态度?试举文中的语句说明。 提示:①吸收:“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②批判地吸收:“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③留一点作历史的反面教材,绝大多数应当清除:“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④坚决抛弃:“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 学习目标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整体感知 课文图解 问题导学 写法探究 积累与运用 1.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课文前半部分要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提示: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但它是针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近代的“闭关主义”必然导致“现在”的“送去主义”。“送去主义”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必然导致国势日弱,被动挨打,从长远看,将造成亡国灭种的结果。因此,采取与“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拿来主义”就显得刻不容缓。“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破”正是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