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利用啤酒工业废养殖小球藻的研究
摘要
摘要
藻类是单细胞的植物,具有繁殖快,环境适应能力强等优势。因此在环保、
生物产品生产、生物能源行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目前藻类生产油脂遇到
的最大困难在于用人工培养基进行微藻培养的成本过高,导致无法工业化大规
模应用。所幸者,许多种类的微藻具备自养、兼养与异养等多种生理状态,在
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这就为我们利用各种有机废水作为替代性微藻培
养基,规模化低成本养殖经济微藻提供了可能。然而,各种有机废水中有机成
分非常复杂,究竟哪些有机物更有利于微藻的繁殖与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则
还缺乏足够的研究。为了提高微藻对有机废水中复杂有机物的利用能力、提升
微藻治理污水的能力,菌藻共生培养是新的突破口。
本研究以啤酒废水驯养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为切入点,以各种常见
的有机碳源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人工培养基、啤酒废水以及两者混合体系中开
展研究;培养方法微藻纯种培养和菌藻共生培养;糖源的添加分别采用了一次
性批次培养和流加培养。初步探明小球藻对不同碳源的偏好、以及不同生态环
境条件下不同碳源及其补充方式等对小球藻繁殖和油脂积累之间的联系。最后
以食用菌金针菇与小球藻建立简单菌藻共生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创新探索。为利
用高COD食品工业有机废水中培养经济微藻,获得高附加值微藻生物质产品,
实现污水净化双重目标打好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选取11种碳源(麦芽糊精、木糖、蔗糖、葡萄糖、NaHC03、乙酸钠、麦
芽糖、丙酸钠、丁酸钠、甘油、淀粉)加入BGll基础培养基中进行小球藻培养,
以研究小球藻在不同碳源培养基中生长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除了传统常用的
葡萄糖外,麦芽糖也适合作为小球藻生长和油脂积累的碳源,其培养的小球藻
细胞密度可达2,985×108cell·L~,含油率可达26.54%,仅次于葡萄糖。各种碳
源对小球藻细胞密度增长的影响大小次序为葡萄糖麦芽糖蔗糖麦芽糊精
细胞含油率增长的影响大小次序为葡萄糖麦芽糖甘油蔗糖麦芽糊精
NaHC03丁酸钠淀粉丙酸钠木糖乙酸钠。
2.纯啤酒废水培养的小球藻生物量低,补充了葡萄糖和一些其他元素的培
摘要
养基中的小球藻生物量有了明显提高;用啤酒废水代替蒸馏水配置的补充了
10∥L葡萄糖的培养基中,小球藻的生物量可以达到4.9g/L,比添加10∥L葡萄
糖的BGl1培养基中小球藻的生物量略高。说明啤酒废水可以用于小球藻的兼养
培养。对啤酒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的最高去除率分别为:CODer:78.4%,TP:80.2%,
TN:72..3%。
3.: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小球藻一次性培养和流加培养,碳源添加总量均为
109,培养周期7天。结果表明,与一次性培养相比,流加培养可以提高小球藻
生物量并促进细胞内油脂的积累。一次性培养时,小球藻的最高生物量为4.2
∥L,流加培养时小球藻的最高生物量为6.3∥L,是一次性培养的1.5倍;一次
性培养小球藻的含油量为细胞干重的51.34%,而流加培养下,小球藻的含油量
达到6().12%,是一次性培养的1.17倍。
4.采用菌藻共生体能提高小球藻对啤酒废水中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单独
培养小球藻时,啤酒废水中COD、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70.7%、71.4%、
66.2%,而采用菌藻共生体时,啤酒废水中COD、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81.3
%、82.6%、74.1%。因此,采用菌藻共生能提高废水治理效果,同时菌藻共生
体颗粒直径在2mm-5mm之间,可以直接通过过滤收集,简便易行。
关键词:小球藻;生物量;油脂;碳源;啤酒废水
Abstract
ABSTRACT
areunicellular in
Algae plants.haveadvantagebreeding
fast,adaptabilitymany
ellvironmental.Soit hasmoreandmor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以超市和社区为台食物与健康宣教及成本效果分析研究.pdf
- 会宁地区2-4儿童营养状况评价及对智力发育的影响研究.pdf
- 传播学视域下的医药文化继承与发展.pdf
- 仿生防污涂层的建及其性能研究.pdf
- 会宁高一学生营与智力发育相关性研究.pdf
- 以血管平滑肌细为靶标的抗动脉粥样硬化功效成分筛选及其作用机制初探.pdf
- 低分子量磺化壳糖的制备及其抑菌性能研究.pdf
- 低剂量亚砷酸钠HBE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Keap1Nrf2-ARE信号通路的作用.pdf
- 低剂量微囊藻毒对原代大鼠肝脏细胞的促增殖效应及其初步机制研究.pdf
- 低氧习服对大鼠血管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pdf
- 利用RNA干扰术研究PARP1在氢醌细胞毒性及DNA甲基化过程中的作用.pdf
- 利用基因网络控代谢产物产量的方法研究.pdf
- 利用Ion Trren测序平台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几株细菌和病毒基因组.pdf
- 分类敏感问题分抽样调查的统计方法及应用.pdf
- 利用超声弹性成联合“萤火虫”技术进行乳腺筛查与钼靶方法对比研究.pdf
- 刺参酸性粘多糖肝肿瘤HepG2细胞增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pdf
- 刺参酸性粘多糖DEN诱导肝癌大鼠肿瘤形成的抑制作用.pdf
- 前列腺癌环境和传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pdf
- 剖宫产术对母婴康影响的前瞻性研究.pdf
- 刺参酸性粘多糖H22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抑制作用及相关基因与蛋白表达的影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