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加减疗寒热错杂型痞满临床观察.pdfVIP

半夏泻心汤加减疗寒热错杂型痞满临床观察.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半夏泻心汤加减疗寒热错杂型痞满临床观察

中文摘要 研究背景:痞满为中医常见脾胃病病证,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心下满闷,胸膈 胀满.触之柔软无物.内无有物之邪,外无胀形等特点。中医痞满应包括现代医 学的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神经官能症以及胃下垂、慢性胆囊炎等多种 疾患中的一些类型,临床上以慢性胃炎最为多见。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 及工作压力的增高,胃肠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患者因为慢性 胃炎就医,临床上表现为以腹胀满为主要症状。此类疾病在祖国医学中称为“痞 满”,病变在脾胃,症状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日久则致病情逐渐复杂化。从中 医辨证分型角度分析,患者易从单纯的虚、实、寒、热之证,而逐渐转变为虚实 相兼、寒热错杂,脾胃同病。目前西医对陧性胃炎,基本上只是以对症治疗为主, 对患者I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无明显效果,且易使病情反复,效果尚不确切。而中医 中药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出发,对治疗此类病症有显著的优势,尤其在缓 解患者临床症状方面疗效明显,能更好地为患者解决疾病的烦扰。半夏泻心汤为 张仲景所创,《伤寒论》中治疗“心下痞”之经典方,临床应用较广,探讨此方 对寒热错杂型痞满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对临床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型痞满的临床疗效情况 研究对象:符合中医痞满及西医慢性胃炎的诊断且符合纳入标准的连续病历 68例,病历来源于广东省中医院消化内科门诊、病房及广州军区总医院。 研究方法:根据2003年在重庆召开的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病会议制订的慢 性胃炎的诊断标准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5,第一版)公布的寒热错杂型痞满的诊断标准,纳入68例患者,并将其随机分 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中药汤剂半夏泻心汤加减,每日一剂;对照组予莫 沙比利片,5mg,tid。按《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痞满寒热错杂证 的症候积分标准设计观察表进行量化评分,分别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候表现 填写入观察表,并累及所有症状的总分,将所有资料输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 用SPSS软件包进行管理和统计分析,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症候积分的改变情况, 并进行对比。 研究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候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而对比治疗组 与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症候总积分经统计学分析显示:中药治疗组显著低于西药对 照组PO.05;两组经过治疗后统计,治疗组37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1.8%;而对 照组31例总有效率为70.9%。经四格表较正x2检验统计,PO.05,具有统计学 意义,治疗组在临床疗效方面显著性高于对照组。 结论:半夏泻心汤在治疗痞满(寒热错杂型)尤其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 具有明显的优势,显著高于以西药莫沙比利为治疗药物的对照组。说明中医中药 整体辨证论治在治疗慢性脾胃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在医学临床广泛应 用。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痞满:临床观察 Abstract TheObservationofBanxiaxiexinCIinicaIEffectin Soup’s theFeII ofFuIIResswithColdandHeat Treating ing MediciBeofTOM Speciafity:internaI Author:AnXiao Xia Tutou:Professorsu i Huangi—Png offullnessisacommonclinical can Background:Feeling syndrome.It becausedemotional food of by stimulation,irregularintake,invasion the 1 and weaknessof andstomach.A1t

文档评论(0)

canggu8088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