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5.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年级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5.doc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作者:福建省厦门市金鸡亭小学 徐淑芳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使学生体会到爱与信任是可以创造奇迹的。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读课文,感受“父”与“子”的了不起。体会文章表现的父爱的伟大及执著信念的坚韧。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父爱、母爱是人世间最高尚、最无私、最伟大的爱,古今中外无数名家以其为题材创作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名篇,感染了许多读者。我们刚从《秋天的怀念》一文中体会到了母爱的温柔与细腻,这节课,我们将通过美国著名作家马克·汉林描写的一个发生在地震中的传奇故事,一起去感受父亲的伟大与深沉。 1、正音: 结合《丛书》P96,“读准带点的字,在正确的读音下画上横线。”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2、板书课题,了解略读课文的读书要求: 请一学生读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归纳板书:问题⑴: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提示: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四要素去概括。) 问题⑵: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 二、自读自悟 (要求带着读书要求自由轻声自读课文。) 三、交流感悟 1、讨论理解问题⑴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⑴引导学生共同理清四要素要点。 (当归纳地点时,简单介绍洛杉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⑵学生汇报: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要求学生根据四要素进行概括。) 2、讨论理解问题⑵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 ⑴小组合作学习讨论: (明确要求:可以提问题,可以交流看法,可以小组一起感情朗读。人人参与,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⑵全班交流汇报: 引导学生找出文章相关语句,了解父亲当时所处的环境。(通过此教学环节,让学生了解父亲不顾个人安危营救儿子,更能突出父亲的伟大。) ①师:我们先一起了解大地震后的景象是怎样的呢? (要求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描绘。) ②结合平时你们了解到的地震的相关知识,说说这里的处境危险吗? (让学生知道当时处境之危险,随时都会发生爆炸。) ③学习体会父亲的了不起: 师:你从文中哪些段落、哪些语句体会到父亲的伟大? (让学生找出文章的语句、段落,汇报小组学习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并加以梳理归纳,为下面的深入分析,体会父亲了不起做铺垫。) ⑶结合学生汇报,学习理解第三自然段: (父亲为救儿子不顾危险。) ①父亲了不起体现在哪里? (引导学生发表看法,知道父亲冒着随时会爆炸的危险,置生死于度外,从而感受父亲的了不起。) ②什么动力使父亲在一片废墟中去寻找自己的儿子呢? (引导学生发表看法,理解支撑父亲所作所为的是信念。) ③朗读指导。 ⑷结合学生汇报,学习理解第五~十三自然段: (父亲救儿子的坚定而执着的信念。) ①父亲了不起在哪里? (引导学生抓住语句理解。其他孩子的父母“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而这位父亲一直在挖掘;有些人劝阻他时,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救火队长、警察提醒他有危险,但他坚持在废墟中挖掘着。) ②什么动力使父亲有这样了不起的举动? (引导学生理解父亲想到的是他对儿子的承诺,为了儿子,决不丧失信心;实现对儿子的承诺。) ③分角色朗读(通过朗读感受父亲的坚定和执着)。 ④你还从哪里体会到父亲的伟大呢? (课文第12、13自然段“他满脸灰尘,双眼步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面临危险,随时会发生的倒塌、余震、爆炸,父亲连续挖掘了38小时。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多么感人的一幕!多么坚韧的父亲,多么有责任感的父亲。) ⑤为什么这位父亲能连续挖掘38小时而不放弃呢? (引导学生理解是父亲的执着的信念支撑着他,让他战胜了一切困难。) ⑥朗读描写父亲神态的语句。感受父亲的伟大。 ⑸面对这位了不起的父亲,你想怎样赞美他呢? (师先示范: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他信念坚定,不轻言放弃。) ⑹重点朗读指导,体会人物感情: ①出示句子: A、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B、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②师:这是文章第3第13自然段中两处父亲对儿子的相同的呼唤。我们一起理解一下,同样的呼唤,但父亲感情上有什么不同。 (理解第一次的呼唤是父亲面对废墟的绝望悲痛的心情,第二次的呼唤是听到儿子的声音,那惊喜万分的感情。) ③朗读。 ⑺学习体会儿子的了不起: ①找出文中描写儿子语言、动作、心理的句子读一读。 ②出示重点段段: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事,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③说说儿子的了不起体现在哪里? (引导学生发表看法,理解儿子对父亲充满信任,充满耐心等待父亲,对生存充满希望,以及处事的冷静、勇敢。) ④出示重点段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