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五章退火窑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烧重油的退火窑 燃烧设备: 中压外混喷嘴 R型低压喷嘴 特点: 合理的火焰流程,达到退火温度且分布均匀,符合退火曲线,耗油少,结构简单。 * 油嘴使用安装的特点: 1、火焰的温度分布特性刚好满足退火要求。 2、减少时间。 3、只安装一支喷嘴,有利于减少横向温差。 4、隔焰加热均匀,平稳。但油耗多。 逆向安装喷嘴效果最好。 * * * * 电热退火窑 使用电热丝或电热板作发热体, 也可采用远红外电热板。 * 二、辊道式退火窑 传动装置: 耐热钢管组成辊道,用电动机经变速箱和传动机构带动所有钢辊转动。 钢辊转速:浮法wmax=900m/h * * 退火窑结构 1、钢壳: 若干节,每节3m 退火窑分为十个区域: A区:均匀加热带,预退火区 B区:重要退火带,退火区 C区:缓慢冷却带,间接冷却区 D区:间冷到直冷的过渡带,封闭自然冷却区 Ret1和Ret2区:热风循环冷却区 E区:敞开自然冷却区 F区:敞开强制冷却区 * 2、 加热系统: A区:板上两边装有电加热元件 板下横向分五区装加热元件 B区:板上两边都装有加热元件 板下不装 C区:板上两边加热 * 3、冷却系统: 前端间接冷却 A,B,E区用热交换器冷却,板上,板下分五区 后端直接冷却 Ret区自动控制的热空气直接冷却 F区:风机提供室温空气冷却 * 4、 控制系统 A、B、C区仪表全自动控制 F1、F2、F3手动控制 * 5、传动辊,传送系统 辊数:160多根 辊径:φ1=300mm,φ2=200mm 材质:镍铬合金 三台传动系统 * 退火窑温度划分 1.? 均匀加热带:17~20m,570~550℃ 2.? 重要退火带:20~22m ,550~450℃ 3.? 缓慢冷却带:10~15m,450~270℃ 4.? 快速冷却带:10~12m,270~180℃ 5.? 急速冷却带:25~30m,180~60℃ * 退火窑比较 电加热:费用高,窑膛较宽时,加热元件安装调节不便,寿命短 火焰加热:温度不均匀,且不稳定,退火质量差。 电—火联合:板上电加热,板下火焰隔焰加热。 * 第五章 退火窑 了解玻璃产品的退火过程和退火窑的基本 结构 了解退火窑的设计、选型 掌握玻璃退火过程的原理 * §5-1 玻璃的应力及退火制度 §5-2 退火窑分类及窑型 §5-3 连续式退火窑 一、网带式退火窑 二、辊道式退火窑 * §5-1 玻璃的退火过程 退火的目的: 消除或减少应力,提高光学均匀性,稳定内部结构。 一、玻璃内的应力(热应力) 暂时应力:弹性状态下,ΔT产生,取决于ΔT和α 冷却时,外层要收缩,温度高的内层阻止,张应力, 内层压应力。 温度差消失,暂时应力也消除。 注意:应力超过玻璃极限强度时,会自行破裂。加热与冷却不易过快 永久应力:塑性状态下,质点退让表现出来。 急冷却时,内层(塑性状态)要收缩,硬化的外壳阻止,张应力 外层(弹性状态)压应力。 永久应力必须经退火过程消除。 应力大小用光程差δ(Nm/cm)表示。 * 二、玻璃的退火原理: 消除永久应力: 高温—内部质点移动—应力松弛 温度范围: 上限:保温3分钟消除95%应力,η=1013.4泊 下限:保温15分钟消除5%应力,η=1013.7泊 从上限—降温—下限:慢冷阶段 从下限—降温—室温:快冷阶段 * 三、退火制度 * 1、加热阶段 加热到高退火温度。速度不能过快,防止破裂。 有时,先冷却到退火温度。 2、保温阶段 有足够的温度和时间,使应力松驰,消除应力。 3、慢冷阶段 缓慢冷却,防止产生新永久应力。 4、快冷阶段 尽快冷却,但要防止破裂。 * 四、退火曲线的确定 退火温度 加热、冷却速度 保温时间 * 退火温度的确定 1、?实验确定法 观察法、曲线

文档评论(0)

琼瑶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