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第三章军事思想 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 1、初步形成时期——公元前21—前8世纪 (夏、商、西周) 军事思想、兵法始于何时?一种说法是起源于黄帝,《汉书·艺文志》辑录了黄帝以及其臣下封胡、风后、力牧等人的兵法数十篇。但这些是后人的依托之作,不足为训。 作战形式和方法 步、车结合的作战形式。车的发明,首先用于交通。马的繁衍、驯养和驾挽技术的提高,逐渐用于战争。 殷墟发掘证明,夏末已出现四马驾挽的战车。“左人持弓矢主射,右人持矛主击刺,中人主驭。” “乘”——战车和步兵合一的武装力量基本编制 具体编成并非固定不变。 例,西周时期围绕战车编组的甲士和徒兵大体各十名,另有负责后勤的若干士兵。 西周晚期“五伍为两”,即“二十五人为一乘矣。盖兵者一乘甲士十人,步卒十五人,甲士二伍,步卒三五,士卒不相杂也。凡用兵选其强壮者为甲士,又选其尤者使居车上,左人持弓矢主射,右人持矛主击刺,中人主驭,是为甲首。余者七人,盖在车之左右,步卒十五人,盖在车之后也。” —清·金鹗《求古录礼说·军制车阵士卒考》 2、基本成熟时期 ——公元前8至公元前3世纪(春秋战国) 军事态势:争霸战争、兼并战争激烈、频繁,大约有600多次;用兵的数量增多、战争的时间更长。 主要著作:《孙子》、《吴子》、《司马法》、《孙膑兵法》、《尉缭子》、《六韬》等 军队编制的变革 根据士兵特点,改革军队编制,把身强力壮、善于近战的士兵编在一起;把机智灵活、善于爬坡越沟的士兵编在一起;把吃苦耐劳、善于长途奔袭的士兵编在一起。战时可以根据敌军的弱点以及地形,交互使用或者互相配合使用,达到优势互补,发挥整体作战效益的目的。 职业常备军的建立 吴起助魏武侯改革军制,建立“武卒制”为例。 考核标准:身穿三层甲(上身甲、股甲、胫甲),头带铁盔,腰配利剑,操十二石的弓,带五支箭,肩扛长矛一杆,背三天的干粮,半天能行军一百里。凡是考核及格者,免去一家徭役,并奖励田宅。 职业化常备军、职业军官的出现 春秋及以前“兵农合一”的民兵制。齐为例,“五家为轨,故五人为伍,轨长帅之;十轨为里,故五十人为小戎,里有司帅之;四里为连,故二百人为卒,连长帅之;十连为乡,故二千人为旅,乡良人帅之;五乡一师,故万人为一军。” “轨长、里有司、连长、乡良人”,平时治民,战时统军,是村社行政组织和军队的双重官吏。军队的服役人员平时分散在村社组织为民,战时临时征集为兵。平时兵器归国家统一保管,临时征集出战时由国家统一配发武器。 职业军官队伍 “将军”一词由晋国的“将中军,将上军,将下军”三位军将简化而来。 战国时期,将相彻底分离。 大将军、裨将、左右将、万人之将、千人之将、佰长(百夫长)、什长、伍长等。 越王勾践剑 兵器质量的改进和提高 越王鸠浅、自作用剑 吴 王 夫 差 剑 “攻吴王夫差自作其元用 “皆射六百步之外,韩卒超足而射,百发不暇止,远者达胸,近者掩心。” ——《战国策·韩策》 弩是古代的一种冷兵器,是古代兵车战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步兵有效克制骑兵的一种武器。 弩也被称作“窝弓”、“十字弓”。古代用来射箭的一种兵器。它是一种装有臂的弓,主要由弩臂、弩弓、弓弦和弩机等部分组成。虽然弩的装填时间比弓长很多,但是它比弓的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强,命中率更高,对使用者的要求也比较低,是古代一种大威力的远距离杀伤武器。强弩的射程可达600米,特大型床弩的射程可达千米。 铁兵器广泛运用,改变商周来青铜兵器独专地位 《国语·齐语》:“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鉏、夷、斤、斸,试诸土壤。” 春秋末期,吴国“使童男童女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刀濡,遂以成剑。” 3、进一步发展时期 ——公元前3至公元10世纪(秦至五代) 主要著作: 《黄石公三略》 《李卫公问对》 战略防御思想趋于完善 提出了固边与睦邻结合的防御思想,筑长城,修驰道,重兵戍边等重大防御措施。 睦邻手段之和亲 昭君出塞 文成公主进藏 筑长城 内部的农耕民族为抵御游牧民族而建立的防御体系。 包括亭、障、塞、城等永备工事。 修驰(直)道 把机动部队和长城各要点联系起来的通道。 重兵戍边 征发士卒轮番守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