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练习: 氧气的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 讨论: 《实验报告》P28例4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一):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二): 中考链接(2008年).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用装置: ⑴请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 ⑵收集氧气时不宜用D装置,其原因是什么? ⑶将B、C装置连接后可制取多种气体,请写出制取其中一种气体的符号表达式。并用简单的方法验证所得的气体。 (2009年).(4分)右图是实验室 常用的制取气体的装置,采用A装置制取气体时, 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需 满足什么要求? ???? B装置可以制取多种气体,请写出制取其中一种气体的符号表达式。 ?? ??(3)写出可采用C装置(气体由d口进入)收集的一种气体的名称,并用简单的方法验证该气体。 (2011年). (3分)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 * 空气主 要成分 氮气(N2):78%,约为空气体积的4/5 氧气(O2):21%,约为空气体积的1/5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CO2):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氮气(N2): 练习:1下列气体中,常可以用于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的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一氧化碳 D 二氧化碳 2、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氧气用于炼钢 B 铜用于制导线 C 氮气用作灯泡填充气 D 镁用于制照明弹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2、氮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 3、不易溶于水 焊接金属 1、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排水法集气 稳定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用途 保护气 延长灯泡寿命 食品防腐 制硝酸和化肥、医疗 78%(体积分数) N2 + H2 NH3 高温高压 催化剂 A B 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保护气 焊接金属 电光源 延长寿命 发出有色光 激光技术 低温、超导等 用途 稀有气体: 练习: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稀有气体 B 液态氮气 C 可口可乐 D 矿石 是混合物 B 某校户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Cu + O2 ?CuO这一性质后,对空 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做了如 下改进: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 密闭系统内有20mL空气。然后给 装有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 玻璃管内的铜丝变黑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停止加热后,待 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另一个注射器中。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 的理解回答下面的问题:(1)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空气的体积约 减少了( ),这是因为( ) (2)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 ( ) (3)改进后的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一种方法, 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有: 使空气中的氧气与铜充分发生反应。 1/5 加热时铜消耗了密闭容器内的氧气 两支注射器之间的玻璃 管中留有气泡;铜丝不足量,未能全部耗完容器中的氧气 污染物: 有害气体(SO2、NO2、CO)和烟尘 矿物燃料的燃烧(煤、石油、天然所气)、工厂的废气、汽车的尾气。 2、燃煤脱硫;尾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气候变暖(主要是CO2引起)、 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日报: 几种特殊情况: 防治办法 污染源: (注:CO2未列为空气污染物) 1、寻找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氢能等代替矿物燃料提供能源。 3、工厂废气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4、植树、种草等措施改善环境状况。 质量状况 臭氧层的破坏(主要为氟利昂等致冷剂引起) 酸雨(主要是SO2和NO2等引起)、 最大值 首要污染物 质量级别 1(04北京)被污染的空气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下列物质中, 不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是( ) A 吸烟产生的一氧化碳、尼古丁等物质 B 水烧开时产生的大量水蒸气 C 劣质装修释放出的甲醛、苯等有害物质 D 石材释放出的有害放射性气体——氡 2(04重庆)某市的《空气质量周报》是环保部门对某地区空气 污染程度所作的监测报告,主要有:①总悬浮颗粒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ZLQ型柴油机培训教材分析.ppt
- Z型摇臂钻床电气线路的改造分析.ppt
- 北师大版七级数学下册(春)七级数学下册第一章整式的运算复习分析.ppt
- cooperationanddistribution(罗兰)分析.ppt
- (教科版)五级科学上册光和影分析.ppt
- 【优化方案】届高考物理(大纲版)一轮复习配套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ppt
- []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人教新课标)分析.ppt
- 储罐设计基础分析.ppt
- 【汽车运用工程许洪国】汽车噪声分析.ppt
- 5.6汽车操纵稳定性与传动系的关系分析.ppt
- 岸基供电系统 第4部分:工频电源.pdf
- 人教版八下英语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_测试卷.docx
- 热带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木薯.pdf
- 草原防火阻隔带建设技术规程.pdf
- 渔用气胀救生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 重庆市渝北区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大练兵语文试卷.docx
- 食品安全-花椒籽油 (2).pdf
- 2025年海博思创分析报告:储能集成“小巨人”,国内外业务进展可期.pdf
- 地理标志产品 宽城板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