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苗计划书.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苗计划书

项目编号:       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 申 报 书 创新项目名称: Ag@AgI/TiO2模拟太阳光催化处理含铬废水的性能研究 创新项目负责人: 郭丝丝 学校名称: 浙江工商大学 申报日期: 2012年11月14号 项目类别:个人项目□ 团队项目√ 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实施办公室 制 填写说明 一、申报书要按照要求,逐项认真填写,填写内容必须实事求是,表达明确严谨。 二、格式要求:申报书中各项内容以Word文档格式填写,表格中的字体为小四号仿宋体,1.5倍行距;表格空间不足的,可以扩展或另附纸张;均用A4纸双面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 三、申报书由所在学校领导审查、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一式三份(均为原件),报送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实施办公室。 一、项目简介 项 目 概 况 项目名称 Ag@AgI/TiO2模拟太阳光催化处理含铬废水的性能研究 项目性质 ()基础研究 (√)应用基础研究 项目来源 ()自主立题 (√)教师指导选题 起止时间 自2012 年 4 月 至 2012 年 4 月 项目状况 √1、研发阶段 2、中试阶段 3、批量(规模)生产(选项打√) 申 请 人 姓名 郭丝丝 性 别 出生 年月 入学 年月 所在 院系 联系 电话 电子 信箱 项 目 组 主要成员 姓名 年龄 性 别 专业 具体分工 王英霞 金丹敏 俞柯军 余可儿 项 目 指 导 教 师 姓名 王齐 性 别 女 出生 年月 1982-12 主要研究方向 污染控制与环境新能源材料 近三年获奖成果:国家级__等奖___项,省部级__等奖___项 近三年科研经费____________万元,年均__________万元 项 目 主 要 内 容 简 介 本项目旨在研究微弱可见光的条件下实现含铬废水的高效经济处理。通过优化Ag/AgI的比例、Ag的负载量、AgI的热处理温度、TiO2的晶型等,制备出与纯AgI活性相当的、更稳定的、低贵金属负载量(≤10%)、微弱可见光响应的Ag@AgI/TiO2复合光催化剂,大副降低催化剂的制备成本,进一步优化反应条件,实现实现微弱可见光(≤50W)照射下高效处理含Cr(VI)废水近年来,我国重金属污染事件呈高发态势,对自然生态和群众造成严重威胁。以重金属铬为例,它是鞣革、工业颜料、印染、电镀、橡胶等行业必不可少的原料,同时也是一种致癌物,为美国环境保护局公认的129种重点污染物之一,更是我国重点控制对象。铬污染治理是世界性的环保难题,其技术核心是将可溶、易迁移、高毒性的六价铬Cr(VI)还原为毒性小100倍、易于配位沉淀的三价铬Cr(III),并进行综合利用。当前广为实施的电解法、还原沉淀法、化学絮凝法、离子交换法、膜过滤法等物理化学方法,存在残留高、费用高、二次污染、共存有机物去除率低等缺点,一般只适合处理限量的、较高浓度含铬废水。由于实际废水中重金属往往与有机污染物共存,形成的复合污染会大大增加处理的难度。因此,针对低浓度含Cr(VI)有机废水的有效去除和分离成为富有挑战性的研究工作。 光催化被认为是最有应用前景的污水深度处理技术,近三十年来在环境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以二氧化钛(TiO2)为代表的光催化剂,能氧化降解几乎全部的有机污染物[1,2],或还原去除重金属 [3,4]。针对光催化还原Cr(VI),目前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紫外光区。而以可见光(约占太阳光总能量50%)为驱动力的研究较少,一般通过染料敏化TiO2[5]、底物与TiO2表面形成电荷转移络和物[6,7]两种形式吸收可见光,实现可见光照射下Cr(VI)和有机物协同削减。 然而,光催化发展了三十多年,目前仍以实验室研究为主,大规模的实际应用鲜有展开,主要原因是催化剂对太阳光的直接利用率低,人造紫外/可见光源功率较高(≥300W),大大增加应用的成本,延缓光催化应用于实际废水处理的进程。此外,相对较慢的反应速度有待大幅提升。以TiO2光催化还原Cr(VI)(10 mg/L)为例,在染料AO7、苯酚、EDTA等有机物共存时,Cr(VI)还原大大加速,可见光照射1~4 h后Cr(VI)去除率近100%,离实际应用的速率要求仍还有一定的差距。实验室条件下、相同浓度的污染物至少在30min内完全反应,最好控制在15min以内。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是开发新型高效可见光催化剂,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实现Cr(VI)高效去除。 近

文档评论(0)

wuyue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