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治学之道.ppt
大学生治学之道 第一章 治学概述 讲授的主要内容: 一、治学的概念 二、治学方法综述 三、世界新技术革命对治学的影响 一、治学的概念 1、治学的含义:《说文解字》上解释,“治,从事也。” “从事”一词,包括有学习、研究和运用三个方面的意思。学是学问,治学就是学习、研究和运用学问。 2、学问:指学习,问难,后通称各种知识。 3、治学与学习、与科学研究的区别 治学和学习有所不同。 学,效;习,鸟频频飞起,“学习”的本意即小鸟反复模仿起飞,后被引申为反复求得知识和技能。 学习主要是对前人已经发现的知识、技能的模仿、内化; 而治学则包含着很大的创造因素,要创造前人尚未发现的知识,解决各种理论和实际问题。 治学和科学研究的区别: 科学研究主要是探索客观事物未知的规律,而治学还包括探索前对前人知识的多方面继承,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各种能力的培养。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治学也可以说是知识的学习、研究和运用的综合。 4 、治学系统的构成 治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由治学的方向、能力、条件、品德等多种要素组成. 这些要素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一个人即使治学能力强、条件好,但如果方向选择不当,治学也很难奏效。 相反,如果选择治学方向对头,但缺少治学的能力,条件、品德,也会一事无成。 在这个大系统中,每一个要素也是一个小的系统。 3、治学能力的构成 二、治学方法综述 1、方法的涵义 方法一词起源于希腊文,用汉语直译原意是“沿着正确道路的运动”. 方法一般是指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目的所运用的手段与途径,或主体接近、达到或改变客体的工具或桥梁。 2、治学方法的产生和发展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研究方法的是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他对自然现象长期研究力经验中,概括出归纳——演绎法,即科学研究先从观察上升倒一般原理(归纳),然后再回到观察(演绎),他著有《工具篇》。 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歪曲了亚里士多德,强调演绎是唯一的方法,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结论都必须从宗教教义中演绎出来。 英国哲学家培根(1561一1626年)认为真正科学家的工作象蜜蜂——应该系统地积累资料,进行实验,通过有计划的观察来了解自然界的秘密。 他批评经院哲学家象蜘蛛一样,只用自身的物质来织网;而炼金士和经验主义者则象蚂蚁一样,只知道不加选择地搜集贮存原料,不作丝毫加工。 他不否认演绎,但更强调实验和归纳,他的新方法是个金字塔(图2),一步步从塔底(观察)上升到塔顶(定律),他著有《新工具》。 法国哲学家学家笛卡尔(1596一1650年)提出了完全不同于培根的新方法,他主张科学是一个演绎系统。 他写了《方法论》,认为方法对人类太重要了:“那些只是极慢地前进的人,如果总是遵循正确的道路,可以比那些奔跑着然而离开正确道路的人走在前面很多。”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1642一1727年)提出类似归纳——演绎法的分析综合法,强调演绎要得出超出原来归纳证据范围的新结论,并用实验确证这些结论。 英国物理和天文学家赫歇耳(1702一)871年) 认为发现——定律和理论的提出,有归纳和假说两种途径。 到二十世纪初,人们才开始把学习方法当作科学的对象进行研究。 美国出版了不少著作,如A.w.Kornhaucer为芝加哥大学商科新生写的《实用学生修学法》,论述了修学的意义,有效修学的条件、适应专门的环境、修学的规律和习惯,听课和笔记的方法以及精读和速读的训练等问题。 1931年,教育家桑代克出版《人类的学习》和《成人的学习》等著作。 1959年心理学家H.F.Horlow从学习定势的研究中,得出结论——要从怎样学(指学前整理疑点、辅导,议论),进而提高为“学习方法的学习”。 日本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颇有成效。1975年,心理学家村上芳夫研究表明:没有方法的训练,主观上再怎么努力,学习效果也不会显著。 田畴仁著有《中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介绍了时间安排,控制学习环境,充分利用学习条件,阅读和笔记的方法。 在苏联,方法的研究也很早,逻辑学家波瓦尔宁著有《应该怎样读书》,对读书的艺术及方法作了比较全面和深刻的论述。 四十到六十年代,著作更多,如达尼洛夫的《怎样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柯维聂夫的《怎样做读书笔记》,索罗维契克的《学习与兴趣》,作者通过大量实验材料论述学习的兴趣、时间分配,集中注意力,笔记的方法等问题。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保加利亚心理学博士拉扎诺夫研究出暗示学习法,实验证明用于语文教学,学生记忆力可提高2.5—2.77倍。 此法己在美国、苏联、法国、奥地利、加拿大等很多国家广泛传播,这些国家成千上万人的实验证明,利用此法一个月能学会两千个外语词汇,并能用日常用语流利会话,记忆率高达98%。 我国早在先秦,《墨经》中提出演绎法和形式逻辑方法。荀子提出“辨合” (正确分析综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分段技术高性能数模转换器设计_韩建明.pdf
- 基于土体位移沉井下沉受力分析模型.doc
- 基于实际情景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探索.doc
- 基于市场导向湖北省农副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构建.pdf
- 基准电压源设计.pdf
- 基础考前模拟二.doc
- 基础项选择判断题.doc
- 塑料组成与分类.doc
- 增值税纳税人认定及管理.ppt
- 墩尚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与应用能力考核方案.doc
- 注册验船师高频真题题库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高频题库带解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试必备资料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精选题库带分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前冲刺必刷题附答案2025.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0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检测)(原卷版) .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