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亲亲相隐”原则的合理性及其借鉴——以窝藏、包庇罪为例.pdfVIP

关于“亲亲相隐”原则的合理性及其借鉴——以窝藏、包庇罪为例.pdf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要 摘要 “亲亲相隐原则最早起源,是中国古代先秦儒家“子为父隐,父为子隐” 的理论学说。随着中国古代法律的儒家化进程,“亲亲相隐”的思想在西汉时期 被统治者正式接纳,成为重要的法律原则之一。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这一制 度也在不断发展,并于唐朝时趋于成熟、完备,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一项极其 重要的法律制度。而后,清末变法以及民国时期的修法运动虽然对封建法律进 行了大规模的修改,但是“亲亲相隐”原则却始终得以保留。新中国成立以后, 为了彻底消灭封建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的新法制,“亲亲相隐’’原则被否定废除, 可是在现行刑法中“亲亲相隐原则所包涵的法律与亲情的矛盾冲突却并没有 消失。 在现行刑事法律中,以窝藏、包庇罪为例,至亲间的窝藏、包庇行为也要 被定罪处罚,而事实上亲属间的这一行为是出于一种人的本能驱使,如果以法 律来强制定罪,一定程度上是强人所难,忽视伦理道德和人文关怀的表现。因 此,以窝藏、包庇罪为视角,合理地借鉴“亲亲相隐’’原则,对其进行一定的 立法完善是必要之举。尤其是在我们强调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今天,“亲亲相隐’’ 原则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只有在强化现代契约观念的理性基础上融进伦理道 德和人性关怀的法律,才能更好的体现法律这门“公J下与善良的艺术,才能为 人所真心接受并有效推行。 关键词: “亲亲相隐原则;谦抑性;窝藏、包庇罪;立法完善 n Abstract ABSTRACT The betweenthe fromthe principleof“concealing relatives’’originatedinitially Confucian’S father-sonconcealmentintheancient China. theory Pre-Qin-dynasty Withthe of ConfucianistizationtheancientChineselaws,the was thoughtaccepted thedominatorofHan madeinlaw.Thekin and concealmentWas by dynasty system developed the feudal becamematurein graduallyduringfar-flungsociety.It Tang and becamean law fora timeuntilthe dynastyfinally importantsystemlastinglong endofthe maintainthe activities Qingdynasty.Thesystem duringChanging—Law from theendofthe tothe of the Qingdynasty periodMingguo.AfterPeople’S ofChina Wascancelledf

文档评论(0)

tlpfd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