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资料.ppt
在一定条件下把煤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比较蒸馏、分馏、干馏 加聚反应 聚合反应:由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分子互相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高分子的反应。 此反应属于乙烯的加成反应,所以这种聚合反应又叫加成聚合反应,简称加聚反应。 二、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1、环境问题的含义 2、保护环境工作者当前的任务: (1)对环境情况的监测 (2)三废的治理 (3)寻找源头治理环境污染的生产工艺 要较好地完成这些任务,都离不开化学知识。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将下列环境问题所对应的原因(A~F)填在相应的空格中) 环境问题 产生原因 (1)酸雨 A.CO2浓度不断上升 (2)水土流失 B.大量使用塑料包装带 (3)温室效应 C.工业上大量排放SO2 (4)臭氧层被破坏 D.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5)白色污染 E.乱砍乱伐森林 (6)土壤污染 F.大量使用氟里昂制品 常见的环境污染及危害 1.酸雨: 起因:空气中的SO2、NO2转化为H2SO4,HNO3 危害:陆地、水域、建筑物和植物等带来严重的危害 2.光化学烟雾: 起因: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大气环境中受到强烈的太阳紫外线照射后,生成新的二次污染物. 来源:汽车行驶排出的废气 危害:光化学烟雾氧化性很强,能使橡胶开裂,并刺激眼睛和黏膜,使呼吸困难并诱发其他的病症. 3.臭氧空洞 起因:氮的氧化物、氯氟烃(CF2Cl2)排,放到空气中,使平流层的臭氧层变薄 危害:使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强的危害,皮肤病(癌)和其他疾病的发病率将急剧上升. 4.白色污染 起因:废弃塑料制品垃圾难于被生物降解,如一次性使用聚苯乙烯杯、盒等所带来的污染. 危害:此材料可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市容卫生,且焚烧时产生一级致癌物二垩英. 目前一次性塑料制品逐步被”绿色制品” ——聚乳酸代替,这种物质可60天自行降解为CO2和H2O 5.水体富营养化 起因:大量使用氮肥、磷肥、含磷洗涤剂,生活污水中常含有过量的N、P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流入湖泊、海湾,使海水中富集N、P等植物营养物质. 危害: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这些生物集中在水层表面进行光合作用释放O2,使表层海水溶解氧达饱和,从而阻止了大气中的O2溶入海水,而大量死亡的海藻在分解时却要消耗水中的O2,使水中含氧量急剧减少,使鱼类死亡 绿色化学 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实施清洁生产。 1、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生产出优质产品 2、合理使用自然资源,能物尽其用,原料尽可能100%成为产品。 3、生产整个过程不污染环境,尽可能使用过的产品可回收利用。 1、触摸法:用手摸起来有润滑感,表面像涂了一层蜡 (化学上称为蜡感),这是无毒的聚乙烯薄膜; 而聚氯乙烯薄膜摸起来有些发粘。 2、抖动法:用手抖动声音发脆,是无毒的聚乙烯薄膜; 用手抖动声音低沉的则为聚氯乙烯薄膜塑料袋。 3、燃烧法:遇火即燃,火焰呈黄色,燃烧时有石蜡状油滴 滴落.并有蜡烛燃烧时的气味,是无毒的聚乙烯薄膜; 若不易燃烧,离火即熄灭,火焰呈绿色为聚氯乙烯塑料袋。 聚乙烯与聚氯乙烯的区别方法有哪些? 聚乙烯 聚氯乙烯 聚丙烯 聚苯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E 2、4 PVC 3 PP 5 PS 6 PMMA 7 各种饮料瓶、 开关、 电气插座、 点钞机零件、 排水管接头、 马达风扇外壳、 汽车工业中的流量控制阀。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PET 1 尼龙是聚酰胺纤维(锦纶)的一种说法 酚醛树脂 生态环境破坏 环境污染 废气(化学燃料燃烧及工厂废气) 废水(工业废水、生活废水等) 废渣(工业垃圾、生活垃圾等) C E A F B D 空气污染指数: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 空气污染指数 保护环境 —— 掺入氧化钙 —— 合理处理并重复利用各种产物 —— 湿化 大量燃烧煤燃料,会造成CO2、SO2等污染 煤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煤灰 煤作为化工原料又会引出“三废”——废水、废气、废渣 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这时原子利用率为100%。 * 第四章 第二节 水资源 化学资源 海水资源 海洋生物资源 海底矿物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金属工艺学 全套课件.ppt VIP
- 外研版(三起)(2024)三年级下册英语Unit 4《What’s your hobby?》第1课时教案 .pdf VIP
- Unit 4 What's your hobby 第三课时教案 2024-2025学年度 外研版英语三年级下册.docx VIP
- 老年患者麻醉管理专家共识.pptx
- 景区运营管理合作协议.doc VIP
- HGT21629-2021管架标准图图集标准.docx VIP
- 保健食品要掌握的全部基本知识【58页】.pptx VIP
- MDCG 2020-7 上市后临床随访 (PMCF) 计划模板中文版.docx VIP
- 基坑土方回填施工策划方案.doc VIP
- 半导体材料课件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