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模设计他山之石经验分享端子篇B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冲模设计他山之石经验分享端子篇B课件.ppt

5.2 增加料帶剛性 Carry 連接方式 設計失誤案例﹕ 端子 Tail 部位有折彎﹐前段無法再增加中間 Carry, 如圖﹕ 不良隱患﹕ Carry 到端子頭部距離太長﹐ 在電鍍過程中端子前后擺動﹐會 影響電鍍鍍金。 一個產品使用 4 支端子﹐將模具設計為一 Pitch 生產4支端子﹐ 4支端子為一片增加 Carry 連接﹐增強料帶剛性﹐如圖﹕ 新增中Carry 合理方案建議﹕ 5.3 “L”形端子 Carry 連接方式 設計失誤案例﹕ “L” 形端子直排﹐Pitch 17.0mm, 材料寬度為 39.7mm, 如圖﹕ 不良隱患﹕ 浪費材料﹐增加端子成本。 “L” 形端子為斜排式結構﹐減小端子 Pitch 及材料 寬度﹐從而節省了材料成本﹐如圖﹕ 合理方案建議﹕ 六.几個典型失誤案例分享 (15分鐘) 多了解生产中零件的各种失效模式﹐并在设计中有针对性地改善 1. 此结构导位针无法固定﹐靠弹簧支撑﹐定位精度差﹔ 2. 导位针长期和模板磨擦﹐精度会变差﹔且模板上导位针孔尺寸也会变大﹐导致更换新备件成本增加﹔ 3. 模板上月牙型剥料槽长期使用容易破损﹐导致定位/剥料模块无法使用; 定位/剥料组件使用处 传统的月牙形模具中间定位/剥料组件定位精度差,且长期使用后模板容易磨损或破损,更新困难。 1. 此结构利用传统的剥料板入块固定导位针﹐定位精度高﹔ 活动部件与模板不接触﹐长期使用磨损后可以整体更换﹐也可以部分零件更换﹐成本低﹔ 模板强度高﹐不易破损﹔ 浮动定位/剥料组件不良 0.4P 正位度不良 設變後: 工站結構為, 4片刀口與5片契塊的組合, 方便刀口 的間隙調整. 設變前: 工站結構為, 4片刀口與3片契塊的組合, 不方便刀口的間隙調整. 設計失誤 TAIL成形不穩定 入子對沖子導向不足,入子破孔 入子 沖子 此處導板閃位0.5后破孔 對策﹕導板閃位0.3﹐避免入子破孔, 保証導向。 減少導板閃位有效保証沖子導向 入子導向不良 汽缸信號切點不良 位置度超差 實物圖 第三支 此支端子壓料面積較少 第一支 第四支 第二支 1.增加壓料面積,加大LIFT 2.將壓料彈簧由紅色彈簧(?8.0)改為綠色彈簧(?10.0) 類似不規則外形成形確保壓料面積﹐保証壓料穩定可靠. 類似成形Lifter需放?10.0綠色彈簧. USB3.0端子PIN頭位置度不良 USB3.0端子,一模五隻端子,“Z”字高度SPEC0.95+0.02/-0.03, 5隻端子的折彎高度不一致,不能滿足5隻都在規格內。 由於5隻端子由不同的沖子下料而成,下料截面不一致,導致5隻端子一起折彎回彈不一致,採用的調整機構是5隻端子一起調,另外由於折彎高度公差較小,所以導致調整後尺寸無法滿足要求。 調整機構由原來的5隻端子一起調整改成分開調整,分別由5根沖子來調整,同時對應5根調整桿。這樣設計,可以解決回彈不一致的問題。 針對折彎回彈影響尺寸較明顯的,採用分開調整。 USB3.0端子“Z”字高度不良 七.互動交流(5分鐘) 針對以上內容歡迎提問交流! 3.1 導位針排布 設計失誤案例﹕ 不良隱患﹕ 模具料帶沖完導位針孔后﹐ 第一個 Pitch 無導位針﹐如圖﹕ 初始無導位針定位會導致送料 Picth 不准﹐影響送 Pitch, 從而 影響到整體的定位基準。 第一Pitch無導位針定位 沖完導位針孔后﹐必須在第一 個 Pitch 內加入一根導位針﹐且須連排3支.前三根導位針材質為 V3 且滑動接觸面表面粗糙度需同 Page 24﹐保証定位及送料精度﹐如圖﹕ 合理方案建議﹕ 導位針 3.2 切邊長度 設計失誤案例﹕ 不良隱患﹕ 切邊沖子寬度相對送料 Pitch 過切太多﹐導位針插壞材料﹐模 具側刃定位效果失效﹐如圖﹕ 導板無檔料會導致初始送料 Pitch 不准。 擋料塊 導位針 過切0.30mm 材料 切邊沖子寬度設計為一個 Pitch 加 0.02~ 0.10mm﹐保証側刃定位有效﹐如圖﹕ 合理方案建議﹕ 3.3 雙料帶A/B帶區分 設計失誤案例﹕ 不良隱患﹕ 雙料帶所有刀口都設計一致,不 容易區分 A/B 帶﹐如圖﹕ 兩料帶無法區分﹐不便于品質 管控及模具維修。 切邊缺口相同無防呆 切邊沖子缺口設計防呆﹐以便區 分料帶。 切邊缺口設計防呆 合理方案建議﹕ 3.4 大Pitch料帶切邊與圓孔排布 設計失誤案例﹕ 不良隱患﹕ 切邊與圓孔距離太近﹐模仁 強度弱﹐如圖﹕ 模仁強度弱 備品更換頻繁,不具備量產性。 多 Pin 模 Pitch 大及圓孔多﹐放在一站下料模仁強度相對較弱﹐將切邊與圓孔分兩站切增加其模仁強度﹐且利於被覆防跳屑作

文档评论(0)

钱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