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立体交叉设计解读.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路立体交叉设计解读.ppt

学习情境五 公路交叉口 工作任务2 公路立体交叉认知 立体交叉的认识 在高速、一级公路之间相交或相交道路之间的交通量很大,当平面交叉无法满足车辆正常运行要求时,或交叉口处要求有较高的行车速度及较大的通行能力时,在地形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由经济和技术综合评定,可采用立体交叉。 公路立交的基本组成 1.主体部分:包括跨越设施、主线、匝道三部分。 2.附属部分:出口、入口、变速车道、三角地带、收费站等。 (一)公路立体交叉的基本组成 (二)公路与公路立体交叉的一般规定 (1)立体交叉的位置应根据公路网规划、相交公路状况、地形和地质条件、社会与环境因素等确定。 (2)高速公路与其他公路相交,必须采用立体交叉。 (3)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形式、设置的间距及加(减)速车道、匝道设计,应根据《规范》的有关要求及具体情况确定。 (4)高速公路间、或高速公路与具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间、或具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间的互通式立体交叉,应为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 (5)设置互通式立体交叉应根据交通量、远景规划、及其在公路网中的作用,并结合地形、用地条件、投资等因素确定。 (6)互通式立体交叉标准间距为大城市、重要工业区周围为5~10km;一般地区为15~25km。 (二)公路与公路立体交叉的一般规定 (7)互通式立体交叉的位置一般应选择地势平坦开阔、地质良好、拆迁少以及相交两公路具有较高的平、纵线形指标。 (8)应对该地区的交通、社会、自然等条件进行广泛、深入细致的调查和勘测,多方案比较,合理选择其形式及指标。 (9)互通式立体交叉范围内主线的主要技术指标规定如表; (10)互通式立体交叉应满足建筑限界要求。 (三)立体交叉的类型及适用条件 (三)立体交叉的类型及适用条件 (三)立体交叉的类型及适用条件 (三)立体交叉的类型及适用条件 (三)立体交叉的类型及适用条件 (四)立体交叉的匝道 (四)立体交叉的匝道 2.匝道的平、纵线形指标 2.匝道的平、纵线形指标 2.匝道的平、纵线形指标 匝道的横断面 出口与入口 出口与入口 分流鼻偏置值及鼻端半径 变速车道设计 变速车道的长度 (五)立体交叉的测设要点 (1)除平面交叉所需搜集的资料外,还应征求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意见。 (2)实地初拟交叉口位置,以相交公路的中线为基线布设控制网。 (3)地形测量除分离式立体交叉外,均需测绘交叉范围内的地形图,测图比例1:500~1:1000,测绘的范围视实际情况而定,一般应测至交叉口范围外至少100m,测量要求与桥位地形测量相同。 (4)在地形图上定出不同方案的交叉位置和类型(包括匝道),并到实地核实,然后根据所搜集的各类资料进行综合评定、拟定采用方案。为便于方案比选,必须时做模型或绘出透视图。 (5)按采用方案在实地上放样,并测得平、纵、横三方面资料,以供内业设计。 (6)地质勘探,在跨线桥和其它构造物处,应进行地质钻探,其要求与桥梁同。 (六)公路立体交叉设计成果 (1)远景交通量计算表及交通量分布图 (2)立体交叉线位图,包括立交主线及匝道分布、各线路的里程桩号及曲线要素、各匝道线位坐标表、直线、曲线及转角表(同平面设计) (3)立体交叉的纵横断面图,比例尺和要求与平面交叉相同,格式同路线设计的纵、横面图。 (4)跨线桥设计图,其要求与一般桥梁相同。 (5)匝道连接部设计图及匝道连接部标高数据图。 (6)如遇有挡土墙、窨井、排水管、排水泵站等其它构造物,均需附设计图。 (7)有比较方案时,应绘制图并提供经济技术比较表等资料。 (8)交叉口的工程量等资料。 (9)立体交叉透视图及景观设计图。(参见有关参考书)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王建林 主讲:王建林 公路 交叉 公路与公路的平面交叉认知 公路立体交叉认知 1 2 (一)公路立体交叉的基本组成 (二)公路立体交叉的一般规定 3 4 (三)立体交叉的类型及适用条件 (四)立体交叉的匝道 5 6 (五)立体交叉的测设要点 (六)公路立体交叉设计成果 公路等级 交通量 车速较高 地形条件 公路立体交叉按其为车辆报务的功能不同,可以分为主体部分和附属部分。 5.5(4.5) 4(3.5) 2 2 极限值 4.5(4) 3 2 2 一般 最大纵坡 (%) 2000 4000 8000 12000 极限 4000 8000 12000 16000 一般 凹形 3000 6000 15000 23000 极限 6000 12000 25000 45000 一般 凸形 最小竖曲线半径 (m) 350 700 1000 1500 极限 500 1100 1500 2000 一般 平曲线最小半径 (m) 60 80 100 120 设计速度km/h 一般情况下宜采用A形。 因地形、地物限制或

文档评论(0)

x551116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