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 准 操 作 规 程
文件编号 页 码 共 11第1页 文件名称 何首乌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版 次 制 订 人 制订日期 审 核 人 审核日期 批 准 人 批准日期 颁发部门 质检部 颁发日期 执行部门 质检部 生效日期 分发部门:质检部 取 代:
目 的: 建立何首乌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范 围: 何首乌的检验。
责任人: QC检验员、QC主管、质管部部长。
规 程:
1.药材名称:何首乌
2.物料编号:
3.检验项目
3.1性状
3.1.1 仪器与用具
放大镜、直尺。
3.1.2操作方法
取供试品,用目视或用放大镜观察,并用直尺测量其长度和直径;口尝其味。
3.1.3 记 录
记录观察的性状,供试品的长和直径的数值。
3.1.4 结果判定
本品呈团块状或不规则纺缍形,长6~15cm,直径4~12cm。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皱缩不平,有浅沟,并有横长皮孔及细根痕。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浅黄棕色或浅红棕色,
标 准 操 作 规 程
文件编号 页 码 共 11第2页 文件名称 何首乌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版 次 显粉性,皮部有4~11个类圆形异型维管束环列,形成层云锦状花纹,中央木部较大,有的呈木心。气微,味微苦而甘涩。
3.2鉴别
3.2.1 显微鉴别
3.2.1.1 仪器与用具
显微镜、目镜测微尺。
3.2.1.2 试药和试液
甘油醋酸试液。
3.2.1.3 操作方法
3.2.1.3.1 取本品用水浸软,进行徒手横切片,用甘油醋酸试液装片,置显微镜下观察。
3.2.1.3.2 取本品粉末置载玻片上,甘油醋酸试液装片, 置显微镜下观察。
3.2.1.4 结果判定
3.2.1.4.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充满棕色物。韧皮部较宽,散有类圆形异型维管束4~11个,为外韧型,导管稀少。根的中央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较少,周围有管胞及少数木纤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及淀粉粒。
3.2.1.4.2粉末黄棕色。淀粉粒单粒类圆形,直径4~50μm,脐点人字形、星状或三叉状,大粒者隐约可见层纹;复粒由2~9分粒组成。草酸钙簇晶直径10~80(160)μm,偶见簇晶与较大的方形结晶合生。棕色细胞类圆形或椭圆形,壁稍厚,胞腔内充满淡黄棕色、棕色或红棕色物质,并含淀粉粒。具缘纹孔导管直径17~178μm。棕色块散在,形状、大小及颜色深浅不一。
3.2.2 薄层鉴别
3.2.2.1 仪器与用具
回流装置、水浴锅、蒸发皿、漏斗、层析缸、硅胶H薄层板、紫外灯。
标 准 操 作 规 程
文件编号 页 码 共 11第3页 文件名称 何首乌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版 次 3.2.2.2 试药和试液
乙醇、苯、磷钼酸、硫酸、何首乌对照药材。
3.2.2.3 供试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0.25g,加乙醇5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3ml,作为供试品溶液。
3.2.2.4 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
另取何首乌对照药材0.2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3.2.2.5 检验方法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版第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使成条状,以三氯甲烷-甲醇(7:3)为展开剂,展至约3.5cm,取出,晾干,再以三氯甲烷-甲醇(20:1)为展开剂,展至约7cm,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3.2.2.6 记 录
记录供试溶液和对照溶液的取用量,画出薄层板经展开剂展开后的薄层图。
3.2.2.7 结果判定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判为符合规定,否则判为不符合规定。
3.3检查
3.3.1 杂 质
3.3.1.1 简 述
药材中混存的杂质系指下列各类物质:来源与规定相同,但其性状或部位与规定不符;来源与规定不同的物质;无机杂质,如砂石、泥块、尘土等。
3.3.1.2 仪器与用具
放大镜(5~10倍)、分样筛。
标 准 操 作 规 程
文件编号 页 码 共 11第4页 文件名称 何首乌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版 次 3.3.1.3 操作方法
3.3.1.3.1 取供试品,摊开,用肉眼或放大镜(5~10倍)观察,将杂质拣出;如其中有可以筛分的杂质,则通过适当的筛,将杂质分出。
3.3.1.3.2 将各类杂质分别称重,计算在供试品中的含量(%)。
3.3.1.4 记录与计算
3.3.1.4.1 记 录
记录供试品的重量、杂质的重量,计算和结果等。
3.3.1.4.2 计 算
计算公式
杂质(%)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一新生入学数学摸底测试题.doc VIP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文基础知识试题库及答案(共291题).pdf VIP
- 儿童全麻下口腔治疗护理.pptx VIP
- 苏G9401 120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图集(冷扎带肋钢筋).docx VIP
- (2024秋新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
- 1.2探索智慧温室大棚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信息科技》(教科版).docx VIP
- 2025上半年中级软件水平考试《嵌入式系统设计师(综合知识)》真题卷(附详细解析).pdf VIP
- 14449小学课程与教学设计-电子教辅.pdf VIP
- 日产-贵士-产品使用说明书-贵士 2014款-VLJALPZE52EX7DE5-GUEST用户手册.pdf VIP
- 皮肤科简介PPT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