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K江【]及其邻近海域秋季悬浮体组成、分布及其影响…素研究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秋季悬浮体组成、分布
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摘要
海洋悬浮体对微量元素和有机质等的行为具有控制作用,是海、气、沉积物相
互作用的纽带,是全球物质循环研究的重要环节。伴随着微量元素和有机质在悬浮
体一海水之间的吸附和解吸附作用,以及其他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使得某些物质
富集或分散,从而对环境和生态产牛了很大影响。悬浮体的宏观分布、微观组成直
接影响着环境和生态效应,结合不同海域悬浮体浓度的变化和悬浮体颗粒的类型变
化,能够对水体中污染物质(重金属和有害有机质等)的“清除效应”进行深入的
研究和探讨,从而为环境质量评价和牛态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对悬浮体中丰、
微量元素的研究还可以探讨海洋学过程中的源汇效应,及各种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
这都表明对海洋悬浮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突出的应用价值。
本文选取中国典型河口及重要陆架海域一长江口、东海作为研究对象,依托国
近海域的水体和沉积物样品。对水体样品进行了抽滤,获得悬浮体和洁净的海水样
品,同时获得悬浮体的浓度值。对上述两种样品进行了主、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对DH3断面的悬浮颗粒物进行了微观观察;另外,对该海域的CTD数据进行了处
理,获得了盐度、温度、叶绿素、浊度等数据。结合上述实验结果和数据,我们对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悬浮体颗粒类型、地球化学组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
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此外,探讨了长江口悬浮体中的白生矿物相,并讨论
了悬浮体的环境效应。丰要结论如下:
1.悬浮体和叶绿素分布特征的相关结论
(1)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悬浮体浓度与浊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盐度对该
线性关系没有明显影响。
K江门及其邻近海域秋季悬浮体组成、分布及其影响洲素研究
(2)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悬浮体主要分布在123。E以西的海域,表现为近岸高,
离岸低,表层低,底层高。其分布主要受到水团、长江输入量、上升流以及再悬浮
作用的影响。
量最高。其分布主要受到水团、浮游植物种类和季节变化及营养盐的共同影响。
(4)对比三峡大坝建成前后,悬浮体高值区的界限比以前往西移动了近半个经度,
同季节的叶绿素含量比以前的平均值要低。
2.悬浮颗粒物组成的相关结论
(1)悬浮体颗粒物地球化学组成
1)主量元素组成
Mg、Fe与Al都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说明了它们以陆源输入为主的共同特征。
Mg的含量变化还受到悬浮体浓度及类型、叶绿素(生物)含量、盐度等的影响;
Ca与悬浮体类型和牛物含量等有一定的相关性;Al、Fe丰要受控于陆源颗粒物,
2)微量元素组成
由微量元素与丰量元素的相关性分析可知,微量元素丰要吸附在陆源的悬浮颗
量存在很好的相关性,富含Fe、Mn的颗粒对重金属元素具有更好的吸附性。
无论是主量元素还是微量元素,它们的空间分布都丰要受控于水团的作用。
(2)DH3断面的颗粒组成
1)该断面中,沿着离岸方向颗粒物的平均粒径逐渐减小,表明水动力减弱,其
携带能力变弱,较粗的颗粒在离岸近的海域絮凝沉淀。所有站位中的颗粒物绝大多
数都小于10微米。
2)不同类型的悬浮颗粒物在整个断面中的分布状况不同,单个矿物颗粒与单个
生物颗粒呈反相关,单个有机质团块与絮凝颗粒呈正相关。近岸矿物颗粒和絮凝体
以及有机含量都很高,牛物颗粒在中间站位含量较高;另外,在DH3—6站位单体矿
物颗粒含量也非常高,原因是该处的复杂的水动力环境和泥质底质。
该断面悬浮颗粒物的分布和组成主要是受到了不同水团的作用,絮凝颗粒物还
受到了有机质颗粒的影响。
关键词:长江口,悬浮体,颗粒类型,元素组成,地球化学,水团
of
factors
andinfluencing
on
Researchcomposition,distributio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采收前短期连续光照降低水培生菜硝酸盐含量的效果的研究.pdf
- 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晚期NSCLC患者VEGF及其疗效的影响.pdf
- 藏族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文化的关系的研究.pdf
- 草鱼鱼鳞胶原蛋白提取分离工艺研究.pdf
- 测井仪器表面材料点蚀原因及其机理的研究.pdf
- 茶叶蛋糕及其茶叶月饼加工工艺及品质的研究.pdf
- 掺杂In团簇与(TiO2)n团簇的理论的研究.pdf
- 掺杂的p-Ca-%2c3-Co-%2c4-O-%2c9-与n-CaMnO-%2c3-基氧化物热电材料及器件性能研究.pdf
- 产业政策和投资羊群行为研究__--__以产权性质为视角.pdf
- 长大纵坡路段重型车辆荷载特性的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