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部分锂离子电池精要.ppt
第四部分 锂离子电池 §4.1 锂离子电池的构造和优点 §4.2 二次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现状 §4.3 二次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 与合成方法 §4.4 二次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 §4.5 二次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材料 §4.1.1 锂离子电池的构造 实验-科健K98手机锂聚合物电池 红色铜箔为负极集流体,银白色铝箔为正极集流体。 铜极、铝极与高分子膜交替出现组成了电池:…-铜箔(表面附有黑色物质CLix)-高分子膜-铝箔(表面附有黑色物质LiCoO2)-高分子膜-… 锂离子电池特征 锂离子电池内部由三层结构卷绕在外壳内,由正极、负极与隔膜(聚丙烯及聚乙烯复合而成)组成。 电池内部采用多种措施以确保安全:当内部气体超出额定范围,其安全阀将自动释放气体,以防止电池爆炸。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 正极材料 一个电极在组装前处于嵌锂状态,一般选择相对锂而言电位大于3V且在空气中稳定的嵌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做正极,如LiCoO2、LiNiO2、LiMn2O4。 负极材料 选择电位尽可能接近锂电位的可嵌入锂化合物,如各种碳材料包括天然石墨、合成石墨、碳纤维、中间相小球碳素等和金属氧化物,包括SnO、SnO2、锡复合氧化物SnBxPyOz(x=0.4~0.6,y=0.6~0.4,z=(2 +3x+5y)/2)等。 电解质 采用LiPF6的乙烯碳酸脂(EC)、丙烯碳酸脂(PC)和低粘度二乙基碳酸脂(DEC)等烷基碳酸脂搭配的混合溶剂体系。 隔膜 采用聚烯微多孔膜如PE、PP或它们复合膜,尤其是PP/PE/PP三层隔膜不仅熔点较低,而且具有较高的抗穿刺强度,起到了热保险作用。 外壳 采用钢或铝材料,盖体组件具有防爆断电的功能。 取一片铜极,置于酒精灯上加热。剧烈燃烧发生了反应4Li+O2=2Li2O 取一支试管,向其中加入两小片铜极,加入少量蒸馏水。有火光并放出大量气泡。 2Li+2H2O=2LiOH+H2↑ 取部分溶液,注入到另一支试管中,滴加两滴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溶液显碱性。 取一根洁净的铂丝,蘸取步骤(6)得到的溶液,置于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焰色为红色表明为Li的焰色 取一片铝极,置于酒精灯上加热。无明显现象 取一支试管,向其中加入两小片铝极,并加入少量蒸馏水。无明显现象 取部分步骤得到溶液,注入到另一支试管中,滴加两滴酚酞,无明显现象 向原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振荡。溶液逐渐变为红色,发生了一下反应: 4LiCoO2+12HCl=4LiCl+4CoCl2+O2↑+6H2O Co3+为强氧化剂,在水溶液中极不稳定,易氧化H2O转化为Co2+,Co(III)只存在于固态和配合物中。[Co(H2O)6]2+为粉红色。 (将上述红色溶液分别注入两支结晶试管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浓盐酸。溶液变为蓝色,发生了反应 [Co(H2O)6]2+—→?[CoCl4]2- 正极材料LiCoO2,负极材料 C(CLix) §4.1.2锂电池的发展概况 期间经历了一次锂电池;二次锂电池; 二次锂离子电池. 锂电池的优势: 锂是金属中最轻的元素,作为活性物质电化当量(q) 仅有0.26 g/Ah(高比容量3846mAh/g); 标准电极电位为-3.045 v,是金属元素中电位最负的一个元素,(Vs.Li/Li+)。 二次锂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比能量大,放电电压平稳等特点。 Lithium metal system Problems with lithium metal- cycling life - Dendrite formation 充电时表面电位分布不均匀造成锂不均匀沉积---枝晶, 1、折断---“死锂” 2、穿过隔膜,内部短路产生大电流,发生爆炸。 Only few hundreds cycle with low DOD possible Using insertion materials 负极(锂片) 正极 隔膜 枝晶 LiCoO2 Graphite ?C6“ Li+ + - Replacement of lithium metal by lithium insertion material 嵌锂化合物 negative: graphite positive: lithiated metal oxide e.g. LiCoO2 electrolyte: LiPF6 in mixture of organic solvents assembled 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