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合欢树教学资料.ppt
情境导入 史铁生,1951年生,北京人。1967年清华大学附中初中毕业。1969年去陕西延川清平湾插队,一次遭遇暴雨和冰雹后发高烧,腰腿疼痛,后来发展成双腿残废。1972年因双腿瘫痪返回北京医疗。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想以死来解脱自己,最后终于在母亲的帮助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3年加入中国作协。 年龄 “我” 母亲 十岁 作文获奖 年轻美貌 热爱生活 调皮活跃 童心未泯 争强好胜 二十岁 双腿残废 早生华发 全副心思 为我治病 心灰意冷 隐忍退让 励我写作 抱着希望 三十岁 小说发表 不在人世 思念感怀 “我” “合欢树” 母亲 两腿残废 没有发芽 叹息,不放弃 开始写作 茁壮成长 高兴,常侍弄 事业有成 花繁叶茂 去世,没看到 母亲的恩泽 谢 谢 * 合欢树 史铁生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主旨,梳理文章思路。 2、引导学生探究文本,体会作者“于平淡中见真情”的语言风格。 3、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真情,引导学生感受母爱,学会珍惜。 走进作者 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舞台效果》《命若琴弦》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等。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另外散文《我与地坛》等作品也获得了很大影响。 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作品呈现平淡质朴而意蕴深沉的“散文化”倾向。 思考: 说说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主题是母爱。全文“无处不在写母爱”。 浏览全文,根据合欢树出现前、出现后的顺序把文章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1~6) 母亲生前的事, 第二部分(7~12)母亲逝世后的事; 前者以写“人”为主(实写), 后者以写“树”为主(虚写)。 找出前半部分文中三个明显表示时间的词语。并说说看作者写了人生中这几个年龄段“我”和母亲的哪些事情?从中我们能看出些什么? 形象特点: “年轻” “聪明” “好看” 爱美 爱生活 对我获奖态度:故作轻慢、警戒勉励 作文竞赛获奖时 母 亲 我 “扫兴” “故意笑” “装作” ——倔强 好强 怄气 不理解母亲的苦心 给“我”治病 肖像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鼓励“我”写作 语言描写 为“我”借书、推“我”去看电影 动作描写 无私无怨 坚强执着 宽厚仁慈 牺牲奉献 母 爱 “我”双腿残废后 “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语言描写) “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心理描写) “我”对母亲的态度 : 不理解母亲的苦心 对于治病丧失信心 对生活感到绝望 “我”双腿残废后 “我”小说发表,获奖成名时 母亲 因操劳而早逝 理解了母亲的苦心,理解了母爱的伟大,深深思念母亲的同时又满怀深深的愧疚(子欲养而亲不待)。 我 探讨:合欢树与母亲、与我是什么样的关系? 为什么不用《我的母亲》为题,而用《合欢树》为题? 合欢树——作者自己 母亲悉心照顾的合欢树就是病中的作者的象征。 母亲把对儿女的疼爱融入在对合欢树的精心呵护和培育中。合欢树从弱小到长大长强长壮与史铁生由残疾到对生命有所感悟,坚定地活下来有相似之处。 合欢树——母亲 合欢树是触动作者思念母亲的物,它是母亲活在人世的见证,是母亲生命的另一种呈现方式。 忘记了合欢树 ,不愿提起 不敢去看合欢树,怕睹物思人 很想看看合欢树,悲伤也成了享受 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合欢树——亲情的象征,是合家欢乐的象征。 合欢树——母子“合欢”的人间见证,是母亲恩泽的象征。 合欢树——母亲对儿子的希望。 …… 作业: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语言!以“母爱”为内容,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小作文。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