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洋药物导论 张雪萍 第一章 绪论 一、海洋药物发展的历史背景 1、海洋特点: 面积辽阔、物种丰富、生态严峻、生存环境不同导致产物结构及活性的多样性。 2、紧迫的社会需求:疑难病症无特效药;新疾病威胁生命;老年性疾病日益突出;现代文明病大量出现; 3、寄希望于海洋药物的发现 二、海洋药物研究历史 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 1955年加勒比海的海绵中发现: 1964年京都会议报告河豚毒素的发现; 1966年假单胞菌中发现硝吡咯菌素; 1967年美国海洋技术协会“向海洋要药“专题讨论会”;随后NCI开展海洋生物抗肿瘤活性筛选。标志新学科的诞生 1969年从柳珊瑚Plexaura homomalla中分离到前列腺素类似物。导致第一次天然产物化学研究高潮。进展缓慢。 80年代后新技术的出现(波谱技术;分子水平生物活性筛选模型;高通量筛选技术)揭开了以生物活性为先导的的化学成分研究的新篇章。 三、研究特点 1、范围:海洋植物、低等无脊椎动物和微生物三大种类。 2、结构特点及化合物类型:骨架重排、迁移和高度氧化、分子庞大、复杂、手性原子多。 萜类、甾体、生物碱、多肽、大环内酯、前列腺素类似物、聚醇、聚醚、聚多烯炔等。含有独特的化学官能团(多卤素取代;硫甲胺基;腈基、异腈基、异硫腈基)。 如:水溶性聚醚沙海葵毒素的结构确定历经10年、全合成又10年。称为现代化学研究领域重大进展。 3、活性特点:强烈的药理活性。沙海葵毒素 四、研究成果 领先国家:美国、欧洲、日本、其他 40多年发现约20000种海洋天然产物。每4年增加50%. 美FDA批准上市6个海洋新药;临床前研究1450个;临床研究14个。 五、我国研究概况 海域辽阔:约300万平方公里; 资源丰富:已记录的海洋生物20278种。 利用久远:从公元前《尔雅》、明《本草纲目》90:1892 现代发展:起步晚、零散、技术落后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巨大明显差距。20世纪末逐步进入高速发展期。1995年开始,英文论文发表上升。96年10余篇相当于历史总和。2001-2007年年均报导化合物数量突破200个,居全球之首。 从传统的生物活性研究模式扩展到海洋生物化学生态学领域;化学合成较弱;生物合成几乎无涉及。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仍存在较大差距。 坚冰已破,曙光在前。在兴起-低潮-突破-发展的轨迹中,海洋新天然产物只占陆地生物的10%,已测定过的仅数千种。海洋生物的开发利用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是新药发现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 第二章 海洋药物研究的一般方法 1、海洋药物研究的特点: 结构新颖,活性强烈;含量极低,药源窘迫;活性强毒性大,结构修饰和药理研究艰难。 2、一般方法包括:样品采集、活性筛选与活性先导化合物的发现、结构优化和构效关系研究、临床前药理毒理研究、临床研究等。 海洋药物研究开发的一般流程如下: 第一节 样品采集 一、文献调研 1、了解样品的动物学、生态学分布等生物资源方面的情况。 掌握其种属特征、外观特征、分布海域、生长环境及采集注意事项。 2、了解其化学成分、活性报道等学术研究信息。保证有目标有目的的采集顺利进行。 二、采集方式与采样记录 (一)采集方式 1、海洋动物样品的采集 ⑴新鲜动物样品:立即冰冻或加乙醇防腐,入密封容器。 ⑵分泌物或毒液:捕捉获得个体在相似的条件下饲养;现场取毒液放入专用试管中,套双层聚乙烯塑料袋,冷冻保存。 2、海洋植物样品的采集 (1)大型植物样品:现场海水冲洗,放入袋中冷冻或现场摊开晾干装箱。 (2)微小植物样品:根据其生存状态采用不同方法采集。 A、水体中的微藻类:采集海水,滤膜0.6μm富集; B、较大的浮游微藻:浮游生物网10μm采集浓缩 C、水表漂浮的微藻:无菌平板将表层海水推入无菌容器 D、附着在生物或非生物结构表面的微藻:刀刮下或将琼脂平板压在微生物定居的表面; E、微藻寄生在小动植物:潜水获得; F、浮游植物:用网收集 G、底栖型微藻:用载玻片搜集; H、沉积物中的微藻:铺在琼脂平板或分离平板; L、空气中的微藻:用敞开的液体培养基或平板收集。 必须在短时间内观察、鉴定和分离。几小时 后开始解体 3、海洋微生物样品的采集:包括海水及海底沉积物及其他众多漂浮物。海水和海泥用采样器采集。尽快进行目的菌分离或暂存4~8 ℃低温下。 (二)采集记录 样品的地理位置、生物的性别、生长阶段、体长(贝类应记壳长、高、宽)等。 三、采集方法 (一)潜水采集:注意人员、条件、设备 (二)拖网采集:搭乘远洋渔船,随船搜集。浮游生物易破碎。雇用考察船搜集特定样品 (三)机械手等深海采集:蛟龙号,设计下潜7000米,可覆盖全球99.8%海域。 (四)其他采集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全面预算管理操作实施手册汇总.pdf VIP
- 空调安装质量保证措施和创优计划.docx VIP
- 2025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88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VIP
- 汉字的“六书”理论.ppt VIP
- 高考语文作文的命题趋势研究.pptx VIP
- Rexroth力士乐电动缸EMC说明书.pdf VIP
- 2008年修电脑1400张照片连接.docx VIP
- 2023年重庆小升初一三八巴蜀育才巴川入学考试宝典及语文、数学试题.doc VIP
- 2025年5月新高考语文全国Ⅰ卷各地模考试题汇编之古代诗歌鉴赏.docx VIP
- 吹瓶机安全操作规程培训.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