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7)中 Maj(t)和Mpi(t)分别为作用粒子 j的惯性质量和被作用粒子i的惯性质量, Rij (t) 是第i个粒子和第 j个粒子之间的欧氏距离 (8) 在引力搜索算法中, 为了增加随机特性, 假设在第d维上作用在第i个粒子上的总的作用力是来自其它所有的粒子作用力的总和,其大小 的定义如下: (9) 其中rand 是范围在[0,1]之间的随机数, 是第 j个粒子作用在第i个粒子上在d 维空间上的引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理,粒子i在第d 维上t时刻的加速度 定义如下: (10) 其中Mi(t)是第i粒子的惯性质量 在GSA算法中,对于每一次的迭代过程,粒子都会根据以下公式更新它的速度和位置: (11) (12) 其中randi 是[0,1]之间的随机数 引力常量G开始被初始化并且随时间减少,从而来控制搜索精度,换句话说G就是初始值G0和时间t的函数 (13) 惯性质量是根据适应值的大小来计算,粒子的惯性质量越大,就意味着他越接近最优值,也就意味着该粒子有更大的吸引力,并且移动的速度也就越慢。在GSA算法中,使用以下公式更新粒子的惯性质量: fiti(t) 代表在t时刻第i个粒子的适应值的大小 kbest (t) 的一开始的值为搜索粒子的数量,也就是说,一开始,所有的粒子都作用其它的粒子。在最后kbest (t)值应该为一,也就是只有一个惯性质量最大的粒子作用其它的粒子。因此,等式(7)可以定义如下: 其中kbest是一开始适应值最好的粒子数的集合 实现该算法的步骤 (1)搜索空间的识别 (2)随机初始化 (3)粒子适应值的计算 (4)更新引力系数G (t)、最好值best(t) 、最坏值worst(t)和粒子的惯性质量 Mi(t) (5)计算各个方向上的力的总和 (6)计算加速度和速度 (7)更新粒子的位置 (8)返回到(3)循环迭代,直到达到循环次数或要求精度为止 (9)结束循环,输出结果。 GSA原理图 GSA 用于目标跟踪 跟踪采用模板匹配方法; 初始个体为预测匹配点的二维坐标(x,y); 适应度函数为模板匹配的相似性度量函数。 实验结果 种群总是向图像中心收敛 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 在第d维上作用在第i个粒子上的总的作用力是来自其它所有的粒子作用力的总和,如下: 所以图像中心的个体收到一个各方向均衡的力,而图像边缘的个体收到一个指向中心的单方向的力: (9) 改进GSA 不采用公式(9)计算总作用力; 引入“恒星”概念,每个个体受到的作用力只来源于恒星,非恒星的个体为行星; 遵循以下原则: 每个个体(行星)寻找一个恒星; 行星围绕恒星运动并靠近恒星; 恒星与多个行星构成一个星系。存在多个恒星及星系。星系间相互吸引并运动。 一、恒星的确定 假设种群规模为N,个体为ag[n], n = 1, 2, 3 … N; 个体的质量为ag[n].mass; ag[n].sunIndex为个体围绕恒星在种群中的编号,初始值为-1, 如ag[2].sunIndex 为10,表示种群中第十个个体是第二个个体的恒星,个体2围绕个体10运动。如果ag[n].sunIndex为-1,表示该个体为恒星。 参数说明如下: 假设massMax为种群中的最大质量值,则对于第n个个体寻找其恒星的具体步骤如下: 计算该个体与其他个体的欧式距离d(k),k = 1,2,3…N,且k≠n。设dMax 为max(d(k)); 计算该个体与其他个体的归属值p(k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