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选读学案2.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一、诗人名片   陈子昂(659~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活动年代主要在武则天时期,比四杰中的王、杨还略晚一些。陈子昂家世豪富,少任侠,性情豪迈。十八岁始发愤读书,博览群书。二十四岁举进士,官至右拾遗,多次上书论政,陈述时弊。曾随武攸宜军出击契丹,相处不合。后解职还乡,被受武三思指使的县令段简诬陷入狱,忧愤死于狱中,时年四十二岁。他渴望乘时代风云而大展宏图,却重蹈了具有诗人气质的慷慨之士在官场中难以逃脱的厄运,陷没于险要的政治漩涡。有《陈伯玉集》。   他反对齐梁的浮艳文风,力主恢复汉魏风骨,为唐诗的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韩愈称赞他: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二、诗词故事   碎琴求名   子昂初入京,不为人知。有卖胡琴者,价百万,豪贵传视,无辨者。子昂突出,谓左右曰:辇千缗市之。众惊问,答曰:余善乐此者。曰:可得闻乎?曰:明日可集宣扬里。如期偕往,则酒肴毕具,置胡琴于前。食毕,捧琴语曰: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驰走京毂,碌碌尘土,不为人知,此乐贱工之役,宜其留心!举而碎之,以其文遍送会者。一日之内,声华溢郡。(《唐诗纪事》)   三、文题背景   这首诗作于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春。时年二十六岁的陈子昂离开家乡射洪,奔赴东都洛阳,准备向朝廷上书求取功名,临行前有人设宴欢送他。席间友人的一片真情触发了作者胸中的诗潮。   一、诵读,整体感知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诗的内容。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诵读该诗。   提示 此诗虽写离情别绪,但无长吁短叹的哀伤语句,于沉静中见深挚的情愫。朗读时,不作哀声而多幽深的情思。   二、悟读,诗情画境   面对华筵,频频举杯,劝君更饮一杯酒;别筵将尽,离愁丛生,竟无语凝噎。把臂送行,时光催人离别,不为离人暂停须臾,目送友人沿着这条悠悠无尽的洛阳古道踽踽远去,路也迢迢,心也遥遥,不知何处是归程!   三、品读,鉴赏评析   1.本诗是一首离别诗,诗人是如何通过空间和景色的转换来表达离情别意的?   答案 诗人先写离别时的华筵(室内)的人和物,再写与朋友告别时的环境(室外),突出表现了对朋友依依惜别之情。诗人是根据离别的时间顺序来安排空间和景色的转换的,景色随着空间而变化,情感跟随景色的变化而逐渐加深。可用下表来显示:   空间离堂华筵(室内)别路山川(户外)洛阳古路(遥想)   景色银烛青烟   金樽绮筵明月高树   长河晓天悠悠古道   情感相对无言   离情缠绵时光催人   难舍难分悠悠离情   此会何年   2.分析该诗的炼字艺术。   答案 银烛吐青烟,着一吐字,使人想见离人相对无言,怅然无绪,目光只是凝视着银烛的青烟出神的神情。金樽对绮筵,用一对字,其意是面对华筵,除却频举金樽劝君更尽一杯酒的意绪之外,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勉强相慰的话了。此中境界,于沉静之中更见别意的深沉。颈联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这里一个隐字,一个没字,表明时光催人离别,不为离人暂停须臾,离别的时刻终于到来了。结尾两句写目送友人沿着这条悠悠无尽的洛阳古道踽踽而去,不由兴起不知何年何月再能相聚之感。末句着一何字,强调后会难期,流露了离人之间的隐隐哀愁。   3.简要分析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一联的表达技巧。   答案 衬托(融情于景),借树阴遮住西沉的明月,银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难舍难分的心情。(亦可从炼字的角度回答,抓住隐、没两字来体会)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大①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 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②道, 言追六郡③雄。   雁山横代④北, 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⑤上, 惟留汉将功。   注   ①魏大:陈子昂的朋友。②三河:大致指黄河流域的中段平原地区。此处概指在都城长安送客的地方。③六郡:指金城、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六郡雄,原指上述地方的豪杰,这里专指西汉时在边地立过功的赵充国。④代:代州,地名。⑤燕然:东汉时的车骑将军窦宪,曾以卓越战功大破匈奴北单于,又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今蒙古境内的杭爱山),刻石记功而还。   (1)本诗颈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请找出来并加以赏析。   答案 一个横字,写出雁门山地理位置的重要,它横亘在代州北面;一个接字,既逼真地描绘出飞狐塞的险峻,又点明飞狐塞遥接云中郡,与之连成一片。它们组成了中原地区(三河道)的天然屏障。此外,景物并不在眼前,而是在诗人的想象之中,可以看作实写,也可以看作虚写。总之,地理位置的重要,山的险峻,暗示魏大此行责任重大,为结句作了铺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