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抗心绞痛药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抗心绞痛药解析.ppt

第十九章 抗心绞痛药 Antianginal Drugs (一)心绞痛的临床分类 二、心绞痛药物治疗策略及抗心绞痛药物分类 舒张血管、↓心率、↓左室舒张末压→↓耗氧。 舒张冠脉,促进侧支循环/血流重分布→冠脉供血↑→↑供氧。 促进脂代谢转化为糖代谢而改善心肌代谢。 (二)Classification of Antianginal Drugs Nitrate esters: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 Calcium channel blockers:硝苯吡啶、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 ?-adrenergic blockers :普萘洛尔 4. 其他抗心绞痛药: 第二节 硝酸酯类 【药理作用】 1. 扩张外周血管,改变血流动力学 舒张V→回心血量↓→前负荷↓→室壁张力↓→耗氧量↓; 舒张大A→左室后负荷和作功↓→耗氧量↓ 2. 改变心肌血流分布,改善缺血区供血 ①增加心内膜下血供 ②选择性扩张心外膜较大输送血管 ③开放侧支循环 ④增加缺血区血供 3. 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粘附,抗血栓形成 松弛血管机制 【体内过程】 舌下含服:口腔黏膜吸收—生物利用度80%(口服10%),且可避免“首过效应” 不同类型心绞痛选用不同制剂。 【临床应用】 各型心绞痛:稳定型(首选),发作频繁,静滴;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应用 CHF:急性(静脉给药),慢性(长效制剂+强心药) 第三节 钙通道阻滞药(CCB) 降低心肌耗氧量: 舒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后负荷 ↓心率,↓收缩力; 拮抗交感活性 增加缺血区血供:扩张冠脉、↑侧支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解除冠脉痉挛→↑冠脉和缺血区血流量; 保护缺血心肌: ↓Ca2+ 超载;↓组织ATP分解,↓黄嘌呤氧化酶激活和继发性氧自由基产生; 抑制缺血时cAMP堆积。 临床应用 对冠脉痉挛所致变异型心绞痛最有效,也用于稳定型及不稳定型心绞痛。 对伴有哮喘和阻塞性肺病更合适。 硝苯地平:变异性心绞痛 维拉帕米:伴心率失常的不稳定/稳定心绞痛 地尔硫卓:冠脉痉挛所致变异型心绞痛 第四节 β受体阻断药 降低心肌耗氧量: 阻断β-R→心率↓及收缩力↓→耗氧↓收缩力↓→射血时间相对↑→心室容积↑→耗氧↑(缺点)。总耗氧↓ 2. 改善缺血区血供:耗氧↓→非缺血区血管阻力↑,缺血区血管舒张→血流流向缺血区↑供血; 心率↓、舒张期延长,利于冠脉灌注和血流向内膜缺血区。 3. 促进氧合血红蛋白解离→↑组织供氧。 4. 改善心肌代谢:↓FFA,↑糖代谢,耗氧↓ 5. 抑制血小板聚集 稳定型心绞痛:可用 不稳定型心绞痛:慎用 变异型心绞痛:忌用 第五节 其他抗心绞痛药 联合用药 硝酸酯类和β受体阻断药合用:协同降低耗氧 量,β受体阻断药可取消硝酸甘油所致反射性 心率↑,而硝酸甘油可缩小β受体阻断药所致 心室容积扩大和外周阻力↑。 硝酸酯类与β受体阻断药合用治疗心绞痛的效应 * * 心绞痛 各种原因引起的暂时性心肌缺血所导致的心前区剧痛症候群,最常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 ①劳累性心绞痛: 稳定型心绞痛 初发型心绞痛 恶化型心绞痛 ②自发性心绞痛: 卧位型心绞痛 变异型心绞痛 中间综合征 梗死后心绞痛 ③混合性心绞痛: 第一节 心绞痛的分类及其病理生理学机制 From the coronary arteries The right and left coronary arteries, the first branches of the aorta, carry blood to most of the myocardium. 室 内 压 室 内 容 积 心肌供氧与需氧的关系 冠脉血流 心肌收缩力 心 率 心室壁张力 Arrhythmias 心肌缺血 胸 痛 LV Dysfunction O2 demand O2 supply 灌注压 血流量 侧支循环 (二) 心绞痛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 80mmHg 40mmHg Coronary artery Diastolic pressure of coronary artery Diastolic pressure in distal area of infarction Blood flow ++ Blood flow++ Normal area Ischemia area epicardium Subendocardium subendocardial vessel plexus Blood flow supply in cardial ischemia Ischemia a

文档评论(0)

我是兰花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