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形态评定完整版讲义.ppt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胸围 测量体位:坐位或站立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 测量点:通过胸中点和肩胛骨下角点,绕胸一周。测量应分别在被测者平静呼气末和吸气末时进行。 胸围测量 3.腹围 测量体位:坐位或站立位,上肢在体侧自 然下垂 。 测量点:通过脐或第12肋骨的下缘和髂前上棘连线中点的水平线。测量腹围时,应考虑消化器官和膀胱内容物充盈程度对其结果的影响。 腹围测量 4.臀围 测量体位:站立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 垂。 测量点:测量大转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间 上臀部的最粗部分。 5.腰臀比 即测量的腰围除以臀围的比值, 腰臀比=腰围/臀围 。 臀围测量 四、身高和体重的测量 (一)体重     一天中体重变化模拟曲线图 (二)身高     一天中身高变化模拟曲线图 我国成人男女标准体重可参照以下公式: 体重(Kg)=身高(cm)—100(身高在165cm以下) 体重(Kg)=身高(cm)—105(身高在166-175cm ) 体重(Kg)=身高(cm)—110(身高在176-186cm ) 体重指数(BMI) BMI=体重( Kg )/身高(m2) BMI正常值为24,>24为超重,>28为肥胖。 3.儿童和青少年的体重指标 2-12岁:标准体重(kg)= 年龄2﹢8 13-16岁: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  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30%为轻度肥胖。 超过30%-50%为中度肥胖。 超过50%为重度肥胖。 五、身体素质评定 (一)力量 静力性力量和爆发力。 (二)耐力:速度耐力、力量耐力、静力耐力、一般耐力。   1.概念 :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工作的能力。   2.耐力的测试 : 具体的测定方法很多,如可以用跑步、爬山、游泳、医疗步行、球类运动、医疗体操等有氧运动形式测定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可以用测力器、秒表、固定维持肢体一定的体位或状态来测试静力耐力;用从事日常生活活动、工作活动、社会交往活动的能力来测试一般耐力。 (三)速度   1.概念 速度是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 。 速度: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周期性运动的位移速度。   2.测试 速度测试时用秒表或其他计时仪器对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周期性运动的位移速度进行如实的测定,做出评定。 (四)平衡、协调 平衡是指人体无论处在某种位置,在静止、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的状态下,自动调整姿势并维持姿势的过程。 协调功能是指人体产生平滑、准确、有控制的运动能力,它要求在做运动时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节奏,采用适当的距离、速度和肌力,准确的达到运动目标。 协调和平衡密切相关,详见平衡协调功能评定。 (五)灵敏度   1.概念 是指人体在各种复杂条件下,快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身体姿势、转换动作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是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在运动活动中的综合表现。   2.影响因素 (1)年龄和性别 (2)体重 (3)疲劳 (4)训练水平   3.测定 (1)目测法 (2)游戏法 (六)柔韧测定  柔韧是指活动时关节活动范围的适应度。柔韧性越好,活动时关节活动范围越大,动作的适应能力越高。具体见关节活动度评定。 4.手长  测量体位:手指伸展位。  测量点:从桡骨茎突与尺骨茎突连线的中点到中指尖的距离。 手长度测量 (二)下肢长度的测量 1.下肢长  测量体位:患者仰卧位,骨盆水平位,下肢伸展,髋关节中立位。  测量点:从髂前上棘到内踝的最短距离,或从股骨的大转子到外踝的距离。 下肢长度测量 2.大腿长  测量体位:患者仰卧位,骨盆水平位,下肢伸展,髋关节中立位。  测量点:从股骨大转子到膝关节外侧关节间隙距离。 大腿长度测量 3.小腿长  测量体位:患者仰卧位,骨盆水平位,下肢伸展,髋关节中立位。  测量点:从膝关节外侧关节间隙到外踝的   距离。 小腿长度测量 4.足长  测量体位:踝关节呈中立位。  测量点:从足跟末端到第二趾末端距离。 足长度测量 (三)截肢残端长度的测量 1.上臂残端的长度  测量体位:坐位或站位,上臂残肢自然下垂。  测量点:从腋窝前缘到残肢末端的距离。 2.前臂残端的长度  测量体位:坐位或站位,上臂残肢自然下垂。  测量点:从尺骨鹰嘴沿尺骨到残肢末端的距离。 上肢残肢断端长度测量 3.大腿残端长度  测量体位:仰卧位或用双侧腋杖支撑站立,健侧下肢伸展。  测量点:从坐骨结节沿大腿后面到残肢末端的距离。 4.小腿残端长度  测量体位:仰卧位或用双侧腋杖支撑站立,健侧下肢伸展。  测量点:从膝关节外侧关节间隙到残肢末端的距离。 下肢残肢断端长度测量 三、身体围度(周径)的测量 (一)四

文档评论(0)

创业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