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促进燃烧的方法 不充分燃烧: 浪费燃料 污染环境 1、为什么刨花、小木块比大木块好燃烧?同是木材,着火点不变,那么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3、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气缸。 4、在空气中加热铁丝时,铁丝不会燃烧;如果在纯氧气中加热铁丝,就会火星四射,剧烈燃烧。 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 (1)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增大氧气的浓度。 以下爆炸分别属于何种变化? 1、鞭炮 2、轮胎 3、气球 4、炸弹 5、煤气罐 - - - - - - 实验: 现象: 2.爆炸的条件: 思考: 火药平摊在铁板上,点燃能否发生爆炸?为什么? 3.爆炸极限: 上限:只燃不炸 下限:不燃不炸 应用: 点燃可燃性气前应验纯! 方法如图 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管口向下移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就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响声很小,才表明氢气已纯净。 燃烧和灭火 运用所学知识来解释问题: 问题一:许多工厂特别是化工厂,工人上班、来人参观时都会被告知:“不允许穿有铁钉的鞋子”。为什么? * * * * * 第二课时 1、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缺一可以吗?举例说明) 2、灭火的原理是什么? 3、物质燃烧时会有什么现象? (发光、发热、冒烟、甚至爆炸) 下面我们练习一下: 1、发生下列情况时,你会采取什么方法灭火? ①家用电器线路短路而发生火灾 ②炒菜锅中食油起火 ③在实验室不慎碰翻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起火 ④农村田埂中,稻草堆起火 2、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铁丝,铁丝不能燃烧,而将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后的铁丝,立即插到氧气的集气瓶中能燃烧,其可能的原因是 乙炔的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 实验现象 乙炔在氧气中燃烧 乙炔在空气中燃烧 怎样从微观的角度认识乙炔的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 温度达到着火点以后,乙炔分子和氧气分子接触碰撞,就能发生燃烧。同一时刻、一定空间内,相互接触碰撞的分子越多,燃烧就越剧烈。 发出黄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黑烟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无色气体,瓶壁有水雾生成 写出乙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提问:燃料充分燃烧可以节约能源,不充分燃烧有什么害处呢?我们应该怎样? 2C2H2 +5O2 ==4CO2 +2H2O 点燃 燃料不充分燃烧,既浪费资源,又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空气。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注意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节约能源。 因为薄的、小的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 所以燃烧的比较旺盛。 因为物质燃烧的现象与氧气的浓度有关系。 你能对下列现象作出解释吗,由此你能总结出采取哪些方法能促进可燃物的完全燃烧? 碳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 + O2 === CO2 碳的不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 C + O2 === 2 CO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吸入人体内的一氧化碳跟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了输氧的功能,人体就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毒性是化学性质) 点燃 点燃 当发现家中煤气泄漏,应该马上打开门窗,切记不能打开电灯、排风扇等电器,防止电火花引起火灾 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来源:燃料的不完全燃烧、汽车的尾气、煤气泄漏等。 启示:我们要认识到燃料的完全燃烧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的作用和意义。 燃气灶中的通风口(空气的进口)和进气口(燃气的进口)的调节,可以控制燃烧情况。 爆炸是如何发生的 第三课时 生活中的爆炸现象: 轮胎爆炸, 气球爆炸, 锅炉爆炸, 火药爆炸, 汽油桶等燃料的爆炸,…… 关于爆炸,我们可以举出许多例子: 我国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的爆炸、节日燃放的烟花爆竹、用于拆除旧建筑物的定向爆破(右图) 那么你知道爆炸是怎么一回事吗? 用于矿物开采的爆破等。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1、开始平静的燃烧: 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生成 2、而后发生爆炸 问题: 为什么刚开始时氢气在导管的尖嘴处能够安静燃烧,而片刻后瓶内的氢气就发生爆炸呢? 阅读课本122页最后一段解释以上现象。 ①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 ②产生急速的燃烧 ③在有限的空间内 ④达到爆炸极限 2---82 乙炔气 1.5---9.5 液化石油气 1.9---8.44 丁烷气 12.5—74 一氧化碳 5---15 天然气 4---75 氢气 爆炸极限 (%) 燃气类别 爆炸极限 (%) 燃气类别 可燃性气体占混合气体的体积分数范围 常见几种消防安全标记 禁止烟火 禁止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