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30卷第 5期 政 法 论 坛 Vo1.30.No.5
2012年09月 TribuneofPoliticaIScienceandLaw Sep.2012
论刑事证据法规范体系及其合理构建
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关于证据制度的修改
孙长永
摘 要:刑诉法修正案对证据制度进行了重大修改和完善。这些修改和完善虽然包含了
一 定的实体性规范和程序性规范,但并未形成一个足 以保证公正审判的证据法规范体系。为
了确保修正案的各项规定得到有效实施,为实现公正审判提供充分的证据法保障,有必要采取
积极措施 ,从体系上对法律规定的证据规范进行补充完善,具体包括:在与新法不相冲突的范
围内,继续执行 “两个证据规定”;通过司法解释和指导性案例弥补法律规定的不足;通过地方
规则和地方试点,进一步推进证据制度的创新和完善。
关键词:修正案;证据制度 ;公正审判 ;规范体系
2012年 3月 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着重从七个方面对我
国刑事诉讼制度进行了重大修改和完善,其中证据制度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在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直
接与证据制度相关的条款有20条,其中新增条款 13条,制度上或技术上有重要修正的条款7条。本文
拟对相关方面的规定加以述评,然后从构建刑事证据法规范体系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
议。①
一 、 关于证据能力
证据能力是大陆法系证据理论上的一个概念 ,指证据能否在法庭审判中用于证明案件主要事实和关
联事实,即在严格证明中用作证据的资格 ;在英美法理论中,类似的概念是 “可采性”,即能否在法庭审判中
用作证据的资格。在我国,由于刑事诉讼没有采用 “审判中心主义”,公安、检察机关和法院都可以收集、使
用 “证据”,证据实际上并不限于能够在审判中用作证据的资格,而含盖了整个诉讼过程中能否用来证 明案
件事实和关联事实的资格。在刑诉法修正案中,与此相关的部分,增设了三个方面的规定:
第一,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过程中收集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证据材料,
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这一新增规定确认了行政执法过程中收集到的实物证据在刑事诉讼
中的证据资格,有利于统一行政机关与公安司法机关在证据收集、使用方面的不同认识,克服刑事诉讼
过程中 “重新”收集有关实物证据的困难 ,从而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之间建立更加顺畅的衔接关系,
提高刑事诉讼活动的效率。根据现行法的规定,刑事案件的侦查权 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
察院、监狱等机关和军队保卫部门统一行使,并不存在西方法治国家普遍设置的 “特别司法警察”②,实
作者简介 :孙长永,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① 为了论述方便 ,本文中 “现行法”指现行的刑事诉讼法,“新法”指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
② 关于美国、英国、法国和 日本的相关情况,参见孙长永:《侦查程序与人权——比较法考察》,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第
46—64页。
万方数据
政 法 论 坛 2012年
践中很多刑事案件事实上是由行政执法机关先行调查之后移送公安机关或者人 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的;
同时我 国法律上的 “犯罪”是一个同时含有定性和定量因素的概念 ,大量违法行为只有经过一定的调查
程序之后才能确定是否构成犯罪,以便决定是否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办。这一新增规定充分考虑了这
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有利于更加有效地侦查和惩治犯罪。但是,从法治的角度进行观察,该规定在一
定程度上放松了对侦查权 由专门机关行使的要求,有可能导致作为启动强制侦查权前提的立案程序的
弱化乃至虚置。因此,如何防止公安机关借用 “行政执法”之名查办 “刑事”案件 ,以规避立案程序对侦
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