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2下学期六年级经典诵读教案1解读.doc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年级上期经典诵读教案 第一课 《水调歌头》 教学目标: 能正确熟练地朗诵词的内容。 能大致理解词的意思,通过有感情有节奏的诵读呈现词的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词和作者能富有感情地朗诵。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水调歌头》 制作范文朗诵的视频 教学过程: 联系旧知导入: 看月亮夜色图,吟诵与月亮有关的诗词? 读句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说说意思,简介苏轼。 齐读课题《水调歌头》。 明确诵读要求: 学生讨论诵读名作的要求,师概括三点:1.字正腔圆2.有顿、有韵 3.读透文义 按要求分步练习诵读: 练习读得字正腔圆,指名读,齐读。 听视频范读,领悟“有顿、有韵”的诵读技巧。 选词填空:读时句中(有停顿 ),语速(舒缓),语调( 深沉 )。对照要求自己练习,指名男女生配乐读,全班分男女生读。 古人云:诗中有画。读词中的句子让你仿佛看到什么? 生描述句子中的画面。 ①“言为心声”,这些词流露了当时苏轼什么样的心声呢? 简介苏轼当时的境况:苏轼二十三岁全家迁至京都做官十五年后被派往密州做官。在贫穷落后的密州他岁苦犹乐,依然活得开朗、洒脱。 ②联系苏轼的经历和词中的句子想一想,“天上宫阙”、“琼楼玉宇”暗中比喻哪里?在这中秋月圆之际,他想过回去么?读句子“我欲乘风归去”,但又不太乐意回京城,从哪句可见?“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现在他在密州反而清闲自在,读句子“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洒脱、自在地反复读。 ③“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亮为什么是低低照着?月亮渐渐西沉。此时的苏轼眼睁睁看着月亮,又想什么呢?“不应 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为什么这么想?把句中的怨恨读得更深入。 ④不回“天上宫阙”而与月对话悠然起舞,人的悲离难得全美就给予祝福,这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一个什么样的苏轼?(洒脱、乐观、旷达)。 ⑤总结“读透文义”的要求,练习诵读。 看视频上的深情朗读。指名配乐读,全体配乐读。 吟唱《水调歌头》 听邓丽君的《明月几时有》 跟唱。 第二课 《如梦令》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并能够背诵。 2.在诵读品味过程中,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 3.想象词中所描绘的情景,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多重诵读,初步感悟“如梦令”这种词牌的格律特点。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吟诵词并能吟出韵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搜集几首如梦令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余秋雨曾经说过,古建筑是欧洲文明史的见证。古诗文则是中华文化留在人们心中的一座永久的丰碑。这学期我们同学已经诵读了许多古诗词,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清照的词《如梦令》。(板书课题、作者) 2.简介作者情况以及词和词牌名。 二、自学质疑,理解词意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词是李清照早期生活的写照。 1.自由朗读《如梦令》,反复读,一直到把这首词读清爽了、读顺口了为止。 2.指名读,教师及时正音。 3.师生合作朗读,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把握好词的节奏。 4.认真读课文,这首词有哪些字词你理解不了的,请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5.互动探究:先小组交流不理解的意思,再班级交流。 6.教师点拨。 出示幻灯片: 常记:时常回忆起。 溪亭:溪边的凉亭。 日暮:太阳将要下山,时间已经不早了。 争渡,争渡:“争”,怎的意思;争渡即怎渡。 沉醉:形容醉得很厉害。 归路:回家的路。 兴尽:兴,兴致。很尽兴。 7.互动探究: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这首词的意思,然后将词意写下来。 8.学生尝试着说一说这首词的大概意思。 三、多重诵读,感悟意境 教师示范 擂台竞赛 四、诵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一)琅琅书声 多重诵读——感知词之味道 1.读正确,读流利。 2.读出停顿和节奏。 3.听名家朗读。 4.齐读。 (二)想象画面 品味词句——体味词之意境 1.想象画面 (1)画面1:溪亭日暮 画面2:藕花深处 画面3:一滩鸥鹭 (2)学生美读词句。 (3)齐读整首词。 (4)配乐朗读。 2.品语言——醉、兴 (1)读读这首词,把这首词读“瘦 ”。 (2)读后交流。 (三)熟读成诵 过目不忘 ——我乐背 1.自由背。 2.指名背。 3.集体背。 五、对照比读,腹满诗书——拓展读 (一)出示3首如梦令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 《如梦令》(江上绿杨芳草)(吴 潜) 《如梦令》(枝上蝶纷蜂闹)(吴 潜) 1.读通顺。学生自由读一读这三首词 2.朗读比较,初步了解“如梦令”这种词牌的格律特点。 3.了解《如梦令》词牌的来源。 《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 4.齐读三首如梦令。 六、课堂小结。 第三课

文档评论(0)

三沙市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