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热待查诊断思路要点.ppt
什么是发热待查? 较长时间的发热病人? 门诊治疗无效的发热病人? 常规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发热病人? 需住院治疗的不明原因发热病人? 经典发热待查的定义 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多次超过38.3℃,经过至少1周深入细致的检查仍不能确诊的一组疾病。 国外对特殊人群FUO的定义 HIV抗体阳性病人:体温大于38.3℃超过4周,其中住院病人热程超过3天仍不能明确病因者。 颗粒细胞缺乏者:外周血有核细胞计数小于500×106 /L,体温大于38.3℃超过3天且培养阴性2天以上。 老年患者:除病者为老年人外,其他标准同经典FUO。 住院病人:因非感染性疾病入院的病人发热大于3天病因不能明确者。 儿童FUO的诊断标准仍不统一。 FUO病因构成 血培养标本采集要求 ① 应尽可能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前,于畏寒、寒战期多次采血 ② 采血量应在8 ml以上,兼顾厌氧菌及 L-型细菌 ③ 已接受抗菌素治疗的病人,必要时可停药48~72小时后采 血培养或取血凝块培养 ④ 对疑诊感染性心内膜炎者,采动脉血培养可提高检出率 2.败血症(脓毒症) 发热伴感染血象,血色素呈进行性下降。 定位性感染灶:如新近有皮肤感染、外伤,特别有挤压疮疖史者;或有尿路、胆道、呼吸道等感染病灶;或各种局灶感染虽经有效抗菌药物治疗,而体温仍未能控制者,均应高度怀疑有败血症的可能。 体征:如皮疹、肝脾肿大、迁徙性脓肿等,则败血症的临床诊断可基本成立。 感染性休克是G-菌败血症特征。 血(骨髓)培养:血培养(和骨髓培养)阳性为败血症确诊的依据。 3.伤寒 伤寒发热伴消化系统症状; 白细胞总数降低,嗜酸性细胞计数减少或消失; 体征: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肿大。 骨髓培养可以有阳性结果; 肥达-外斐反应。 4.SLE 反复高热或长期低热,面颊部蝴蝶形红斑或盘状红斑; 口腔粘膜点状出血、糜烂或溃疡,关节肿胀、酸痛。多浆膜腔积液、多系统损害(心、肾、神经、血液、消化)是本病特征; 它特别青睐青壮年,尤其是青年女性。 抗ANA谱检查可以确诊。 5.急性风湿热 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变态反应,主要累及心脏、关节、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和皮下组织 ; 发热伴全身大关节的疼痛是重要特征; 常伴有心脏炎、皮下结节、环形红斑、舞蹈病; 风湿三项检查(血沉、抗O、C反应蛋白) 第五部分 发热的中医辨识要点 1.辨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 (1)外感发热:指感受六淫之邪或疫毒之气,导致营卫失和,脏腑阴阳失调,出现病理性体温升高,常伴有恶寒、面赤、烦躁、脉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外感病证。一般起病较急。 (2)内伤发热:指以内伤为病因,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调为基本病机所导致的发热。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热势轻重不一,但以低热为多,或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升高。通常伴有自觉手足心热、头晕、神倦、自汗、盗汗、脉弱等症。 2.辩风寒与风热 《伤寒论》对风寒与风热的鉴别论述。 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脉陰陽倶緊者,名爲傷寒. 太陽病,發熱而渇,不惡寒者,爲温病。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温。風温爲病,脉陰陽倶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黄色,劇則如驚癇時痸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3.选择相应的辩证方法 外感风寒:按六经辨证 《伤寒论》 外感风热:按卫气营血辨证 《温病条辨》 内伤发热:按脏腑气血津液辨证 内伤发热辨证分型论治 气郁发热 解郁泻热 血瘀发热 活血化瘀 湿郁发热 利湿清热 气虚发热 甘温除热 血虚发热 益气养血 阴虚发热 滋阴清热 阳虚发热 引火归元 气血阴阳 益气养血滋阴补阳 2.肝脓肿 不典型病例:早期肝区疼痛可缺如或晚至起病3个月后出现,往往经影像学检查而证实 3.膈下脓肿 以右侧居多 病人常感患侧上腹有搏动性疼痛,胸廓运动时加剧, 并可向同侧肩部放射 有时可出现膈肌刺激征 局部可有不同程度的压痛、叩击痛与水肿 结合影像学检查或穿刺可明确诊断。 4.感染性心内膜炎 可无心脏杂音,如累及右侧,心脏者杂音可始终缺如 有近7%~28%的病例血中不能培养出细菌。 心脏彩超探查赘生物及心脏瓣膜损害情况有助诊断 必要时应作厌氧菌及L型细菌培养 不典型病例: 病毒感染 特 点: 畏寒、寒战等症状常较轻或无 血白细胞升高不明显(乙型脑炎、肾综合征出血 热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除外) 自然病程较短,一般不超过2周 临床确诊仍依赖血清学检测或病原体分离 结缔组织病及过敏性疾病 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