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点火系终稿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点火系终稿详解.ppt

汽油发动机点火系有四种类型: 二、电子控制点火系统的组成和构造 传感器(点火信号发生器) 电控单元(处理信号和发出点火指令) 点火器(对点火指令作出响应) 点火线圈 火花塞 分电器(只负责向各缸送高压电,已经无低压触点) 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按点火顺序分配给各缸火花塞。 a、 独立点火 ★一种是点火线圈共用一个点火器的; ★另一种是每个点火线圈都有一个单独的点火器,并且点火器和点火线圈集成一体。 一个点火线圈一个点火器 c.二极管配电点火方式 1.微机控制有分电器点火系 有分电器,一个点火线圈供多缸火花塞。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经分电器中的配电器按点火顺序分配至各气缸。 PCM只需判别活塞点火位置(是否要点火),无需判别哪个缸(缸序)。 为了产生稳定的二次测电压和保证系统的可靠工作,在点火器中设有闭合角控制电路和点火确认信号(IGf)安全保护电路。当ECU向点火器发出8~11个点火正时信号(IGt)后,ECU还没有接收到IGf 信号,则ECU将会进入失效-安全模式,切断喷油,防止催化转换器过热。 怠速,随着冷却液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小点火提前角。 2.微机控制无分电器点火系 微机控制无分电器点火系又叫直接点火系,无分电器,点火线圈的高压电直接加于火花塞。 由ECU和点火控制器确定点火顺序,进行缸序判别。 (1)同时点火方式 (2)单独点火方式 (1)同时点火方式 组成?无分电器,点火线圈的高压线直接与火花塞相连,一个点火线圈连接两个缸的火花塞。 电路特点?两缸火花塞串联,同时点火。 配对?配对缸工作相位相差360°,一缸处于压缩(作功缸),一缸处于排气(废火缸)。1 3 4 2 1 5 3 6 2 4 无分电器,点火线圈直接与火花塞相连,一个点火线圈连接一个缸的火花塞,无高压线。 一个点火器,多个点火器 柴油过滤机 3.工作原理 (1)独立点火方式 (共用点火控制器) 柴油过滤机 柴油过滤机 同步点火高压线路中串接二极管的作用 柴油过滤机 柴油过滤机 二、无分电器同时点火方式(双缸点火式) (以丰田皇冠车所 用的DLI为例) 两个气缸合用一个点火线圈,即一个点火线圈有两个高压输出端分别与各自火花塞 相连,负责对两个气缸点火。 两缸组合原则: 一缸处于压缩行程末期,另一缸处于排气行程末期。对于六缸机则有(1,6)、(5,2)、(3,4)组合。 3.1.5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柴油节油器 微机控制点火系 5.火花塞使用中常见的故障 集炭 烧蚀 烧蚀 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起动时 起动后 初始角 基本角 修正角 固定角 怠速:转速、空调 非怠速:转速、负荷 暖机修正 怠速稳定修正 超温修正 空燃比修正 爆燃修正 调整传动比修正 极限值控制 3.1.4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控制策略 1.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实际点火提前角=初始点火提前角+基本点火提前角+修正点火提前角 ECU 起动开关信号 发动机转速信号(一般300r/min以下) 判定起动工况 固定为一个设定值(初始点火提前角)。 1.点火提前角控制 起动时 起动后 3.1.4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控制策略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点火 ECU 1.点火提前角控制 起动时 起动后 初始角 基本角 怠速时 运行时 修正角 暖机修正 爆震控制 怠速稳定 空燃比 3.1.4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控制策略 有爆震 推迟点火 提前点火 无爆震 最佳点火时刻 爆震传感器 1.点火提前角控制 起动时 起动后 初始角 基本角 怠速时 运行时 修正角 暖机修正 爆震控制 怠速稳定 空燃比 3.1.4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控制策略 喷油 丰田4A-GE发动机有分电器点火系统 IGT信号:上升沿接通充电,下降沿触发点火。下降沿---点火提前角、高电平---闭合角 故障码 3.1.5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3.1.5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点火能量的损耗?工作缸击穿电压高,损耗缸击穿电压低,点火能量大部分都分配于工作缸。 3.1.5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丰田7M-GTE发动机同时点火系统 缸序判别 (2)单独点火方式 3.1.5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1、点火系发展历史: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 出现磁电机为电源的点火系 二十世纪初, 出现传统点火系,即以蓄电池和发电机为电源的点火系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出现电子点火系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 出现无触点的电子点火系。目前,使用广泛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开始使用微机控制点火时刻的电子控制系统。 概述 1、传统点火系 2、普通电子

文档评论(0)

钱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