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基本原理 1、基本原理 红外线:波长在0.76~500μm (1000μm) 范围内的电磁波称为红外线。 1、基本原理 1.对称伸缩振动:键长沿键轴方向的运动同时发生 2.反称伸缩振动:键长沿键轴方向的运动交替发生 变形振动 1.面内弯曲振动β:弯曲振动发生在由几个原子构成的平面内,其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剪式振动δ:振动中键角的变化类似剪刀的开闭 2)面内摇摆ρ:基团作为一个整体在平面内摇动 2.面外变形振动γ:弯曲振动在垂直于几个原子构成的平面内发生,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面外摇摆ω:两个X原子同时向面下或面上的振动 2)蜷曲τ:一个X原子在面上,一个X原子在面下的振动 3.对称与不对称振动: 1)对称的变形振动δs:三个AX键与轴线的夹角同时变大或减小 2)不对称的变形振动δas:三个AX键与轴线的夹角不同时变大或减小 红外光谱产生条件 分子吸收红外辐射的频率恰等于分子振动频率整数倍 分子在振、转过程中的净偶极矩的变化不为0, 即分子产生红外活性振动,且辐射与分子振动发生 能量耦合。 红外活性振动:分子振动产生偶极矩的变化,从而产生红外吸收的性质 红外非活性振动:分子振动不产生偶极矩的变化,不产生红外吸收的性质 1、基本原理 a)基频峰:分子吸收一定频率红外线,振动能级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振动激发态产生的吸收峰(即υ=0 → 1产生的峰) 1、基本原理 b)泛频峰 1、基本原理 1、基本原理 1.特征区(特征频谱区): 4000~1250cm-1的高频区 包含H的各种单键、双键和三键的伸缩振动及面内弯曲振动 特点:吸收峰稀疏、较强,易辨认 1、基本原理 1、基本原理 1、基本原理 1、基本原理 1、基本原理 1、基本原理 (1)外部因素: 受溶剂的极性和仪器色散元件性能影响 1、基本原理 (2)内部因素: 1、基本原理 1、基本原理 (4)氢键效应: 1、基本原理 1、基本原理 1、基本原理 1、基本原理 1、基本原理 1、基本原理 色散型红外吸收光谱仪 (1)光源:提供红外辐射 硅碳棒:由碳化硅烧结而成,工作温度1200-1400℃,发光面积大,价格便宜,操作方便。使用波长范围较能斯特灯宽。 能斯特灯:由混合的稀土金属(锆、钍、铈)氧化物制成,工作温度在1750℃。使用寿命长,稳定性好,在短波范围使用比硅碳棒有利,但其价格较贵,操作不如硅碳棒方便。 (2)吸收池(样品池) 分析气体时用气体池;分析液体使用液体池;分析固体用固体支架。各类吸收池都有岩盐窗片。最常用的是KBr,因为KBr在4000-400cm-1光区不产生吸收,因此可绘制全波段光谱图。使用中要注意防潮。 也可用KI、KCl、NaCl等。 吸收池 (3)单色器 功能是把通过样品池和参比池而进入入射狭缝的复合光色散成单色光,再射到检测器上加以测量。单色器有两种: A、棱镜:早期的红外光谱仪主要用棱镜。 B、光栅:目前多用光栅,分辨率高,价格便宜。 (4)检测器 A、高真空热电偶:是色散型红外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检测器。热电偶两端点由于温度不同产生温差热电势,让红外光照射热电偶的一端,此时,两端点间的温度不同,产生电势差,在回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流大小随红外光的强弱而变化,试样吸收红外光,引起电流大小的改变。热电偶密封在一个高真空的玻璃容器内。 B、热释电检测器: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中常用检测器。用硫酸三苷肽(简称TGS)的单晶薄片作为检测元件。特点是响应速度块,能实现高速扫描。 2、红外吸收光谱仪 2、红外吸收光谱仪 2、红外吸收光谱仪 3、实验技术 3、实验技术 3、实验技术 3、实验技术 3、实验技术 3、实验技术 3、实验技术 3、实验技术 3、实验技术 3、实验技术 4、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4、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4、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4、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4、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4、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4、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4、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4、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4、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4、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按基团顺序解析红外吸收光谱的方法如下: (1)首先查对υC=O1840~1630cm-1(s)的吸收是否存在,如存在,则可进一步查对下列羧基化合物是否存在; ① 酰胺 查对υN—H约3500cm-1 (m-s) 有峰时,是否为等强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5 2课《学习工匠事迹,领略工匠风采》(课件)-【中职专用】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件(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pptx VIP
- 贵州省2024年高考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pdf VIP
- 污水处理初级工考试考点巩固(题库版).docx VIP
- 人工智能在教育评估中的应用与突破.pptx VIP
- (人教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 4全单元教学设计.docx
-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历史单元教学策略——以“春秋战国.pptx VIP
- 美卓 破碎机 c系列培训手册.pdf
- GBT3091-2015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pdf
- AT自动变速箱的结构及工作原理.doc
- 2025年无锡苏南国际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