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 国债和国债市场 第一节 国债原理 第二节 国债的经济效应和政策功能 第三节 我国债务负担率及债务依存度的分析 第四节 国债制度 第五节 政府直接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要求一般了解国债的概念、性质与功能;掌握国债的负担与限度;掌握我国国债市场的现状与进一步改革的思路。 教学重点:国债的概念、性质及功能;国债的负担与限度 教学难点:我国国债市场的现状与发展 教学方法:讲授法、阅读分析、实证分析和自学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节 国债原理 一、国债及其产生和发展 (一)国债的含义、性质和特点 1、概念:国债是整个社会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是指中央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 财政学案例资料\地方发债.doc /special/focus406/ /s2013/picture-talk-84/ 财政学案例资料\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doc 国债概念的理解和把握 (1)国债是一种信用性质的财政收入,体现着有借有还的信用原则。 (2)国债属于国家信用或政府信用,与其它信用活动不同。 (3)国债是政府信用的重要而非唯一形式。 政府信用的表现形式既包括国家银行信用(如法定货币的发行),又包括国家财政信用。 国家财政信用又包括财政筹资信用(如发行国债)和财政投资信用(如财政性投融资)两种形式。 2、性质 (1)特殊的财政范畴; 税:无偿 债:有偿 (2)特殊的债务范畴。 私债:以财产或收益为担保 公债:政府信誉--金边债券 3、形式特征(国债三性) (二)国债的产生与发展 产生于弥补财政赤字的需要;产生于奴隶社会,发展和完善于资本主义社会。 1、1950年,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2、1954-1958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3、1981年以来,品种(国库券、经济建设公债、重点建设公债、保值国债、特种国债)和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1981年以来国债发行情况 单位:亿元 二、国债的种类、结构和负担 (一)国债的种类和结构 1、按举借形式分为政府借款和发行债券 政府借款:通过借款协议形式筹集资金的国债形式 发行债券:政府通过发行有价证券的形式来筹集资金。 2、按发行地域分为内债和外债 内债:国内发行,债权人是本国企业和居民,使用本币; 外债:国外发行,债权人为外国政府、企业和居民,使用外币。 3、按发行期限分为短、中和长期国债(结构) 短期国债(或称国库券):发行期限在1年以内的国债,主要是用于平衡或调节国库的短期收支。 中期国债:发行期限在1-10年间的国债 长期国债:发行期限在10年以上的国债(包括永久性国债或无期国债)。 无期国债: 长期国债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国债本身不标明偿还期,债券持有人可按时领取利息,但无权要求清偿,政府则有权根据财政状况,通过市场方式来收回债券。 4、按国债持有人分为单一主体承购的国债和多元主体承购的国债(募集方法) 一元化持有人结构:指国债社保医保查询持有人的单一性(如银行机构)。--私募国债 多元性持有人结构:指购买国债群体的多样性。--公募国债 我国和发达国家的国债持有结构 我国的国债持有群体中,个人投资的比例占到60% 。 我国中央银行基本上不持有或持有很少的国债,商业银行很少承购国债,国外投资者基本上不允许购买国债。 在国债市场较为发达的国家,国债的持有者通常以专业机构、政府部门为主,个人持有的国债比例较低。 我国国债持有结构的发展趋势 个人直接投资国债将越来越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国债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则大有用武之地。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完善,特别是将来人民币逐步实现自由兑换以后,外国投资者也将成为我国国债的持有者。 5、按流动性分为可流通和不可流通国债 国家借款形式的国债一般是不可流通和转让的,只有政府发行的债券才有可能流通和转让 。 自由转让和流通是国债的基本属性和特征,多数国家发行的大多数国家债券都是可进入证券市场自由买卖 。 6、按国债的利率性质,又可将国债分为固定利率国债和浮动利率国债。 7、按发行的凭证工资网,可分为凭证式国债和记帐式国债。 8、按发行目的,可分为赤字国债和建设国债以及战争国债、特种国债等。 (二)国债负担和限度 1、国债负担:社会负担 (1)认购者负担:改变认购者的经济行为; (2)政府(债务人)负担:还本付息; (3)纳税人负担;延期的税收; (4)代际负担:透支子孙。历年贷款利率表/jizhunlilv/12312341952014.html 转账支票的填写样本/a/lixi/daikuanlixi/234198.ht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