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TPA:佛波酯 * Philip Leder:哈拂大学,1984,转基因—受精卵—雌鼠 小鼠乳腺瘤病毒(MTV)的 启动子连接起来成为一个MT州m yc融合基 因。用微量注射法注人小鼠受精卵雄前核,再 植人假孕雌鼠的输卵管,令其发育和娩出小鼠, 这样他们建立了13个拥有 MT州m yc融合基 因的转基因小鼠系,MTV的启动子是受激素 调控的(催乳素、糖皮质激素)。有两头最初接 受 MTV/myc融合基因的雌鼠在第三次妊娠时 都发生了乳腺腺癌。 * 1960年美国费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中发现. * NIH3T3小鼠纤维母细胞 * Wee1,myt1:PK 抑制CDK TCR:T细胞受体 基因易位—Burkitt淋巴细胞瘤 在CML中的bcr-abl融合基因 基因易位— 费城染色体 4. 基因扩增 ①均质染色区(Homogeneously staining regions, HSR) 正常染色区带外的均匀染色区 ②双微体(Double minutes, DM) 点状假染色体 5.基因偶联 某些原癌基因在特定条件下,因其它原癌基因的首先激活而序贯活化。 使细胞永生的癌基因,产物位于细胞核(C-myc) 互补 使细胞增殖的癌基因,产物位于细胞质(C-ras) 偶联 6.基因抑制消除 DNA上控制基因表达的特殊片段 C-myc基因第1外显子不编码,可能有抑制作用,丢失造成激活 DNA分子的甲基化增加双螺旋稳定性 (三)癌基因功能 细胞永生化(immortalization) 阻断细胞分化,挽救细胞凋亡,通常定位于胞核。 细胞转化(transformation) 是细胞减少对生长因子的依赖而持续增生,通常位于胞膜或胞浆。 细胞外信号 EGF、PDGF等 GRB2 SOS Raf 调节其他蛋白活性 MAPKK MAPK P P P 细胞核 fos、jun、myc 调控基因表达(cyclinD) 细胞膜 P P Ras- GTP (MAPKKK) (MEK) (ERK) PI3K PIP3 Akt 抗凋亡、促增殖 PTEN - 二、生长相关的主要信号转导途径 90%恶性肿瘤存在突变 卵巢癌 头颈部癌、乳腺癌 三、抑癌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 定义 是一大类可以抑制细胞生长并有潜在抑制细胞恶性转化的基因。 1. 抑癌基因多为隐性基因,故不易被发现。 2. 理论上讲,细胞内有多少癌基因就有多少 抑癌基因相匹配。 3. 抑癌基因在细胞内所处的位置可能与癌基 因相似。 抑癌基因的发现: 1. 细胞遗传学分析 70年代,Kundson—视网膜母细胞瘤易感基因 (Retinoblastoma,Rb)缺失—存在肿瘤抑制基因 2. 细胞杂交实验 70年代,Harris—杂交瘤实验—证明存在抑癌基因 认知过程:癌蛋白-癌基因-抑癌基因 细胞杂交试验 正常细胞 肿瘤细胞 非肿瘤型杂交细胞 杂交融合 肿瘤细胞1 肿瘤细胞2 杂交融合 非肿瘤型杂交细胞 正常细胞 失去某些基因 肿瘤细胞 p53--多种肿瘤易感基因 P53 —迄今为止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基因 突变方式 p53基因完全丢失 p53基因突变: 一对p53等位基因失活 一个p53失活,获得显性癌基因特 征使另一野生p53失去抑癌作用。 1. 基因定位:17p13.1 2. 基因结构:11个外显子,第1个不编码。 3. 蛋白结构:53kDa ( 7个结构域,Th:20min ) p53 酸性区 核心区 碱性区 N’- -C’ 易被蛋白酶水解;一些磷酸化位点,与蛋白稳定性有关。 DNA结合区,重要功能部位。 四寡聚体区;多个修饰(磷酸化)位点,与调节DNA结合活性相关。 p53 pathway 激活方式 稳定性 转录活性 Cdk1 P53引起Growth arrest的作用机制 P53蛋白 解链酶 复制因子A P21蛋白 细胞停滞于G1期 细胞自杀 DNA损伤 P21基因 P53蛋白 抑 制 P53蛋白 成功修复 修复失败 视网膜母细胞瘤易感基因 (Retinoblastoma,Rb) 1. 基因定位:13q14 2. 基因结构:27个外显子。 3. 蛋白结构:105kDa(P105RB) 4. 蛋白功能:DNA结合蛋白,在G0,G1期与E2F结合, 抑制E2F的转录活性,抑制多种原癌基因表 达,控制细胞周期信息系统。 5. 活性调节:磷酸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3.3__比热容要点.ppt
- 13.3_比热容要点.ppt
- 13.3比热容(备用)要点.ppt
- 13.3比热容(比热容的计算)第二课时要点.ppt
- 13.3比热容(概念)第一课时要点.ppt
- 13.3比热容(新版)新人教版要点.ppt
- 13.3比热容1要点.ppt
- 13.3比热容zxy要点.ppt
- 13.3比热容课件要点.ppt
- 13.3第3节比热容1要点.ppt
- 课题申报书:人工智能时代政府统计调查方法的改革研究.docx
- 课题申报书:青年群体制度自信的生成逻辑探究——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的分析.docx
- 课题申报书:区域基础教育质量评价实施方案研究.docx
- 课题申报书:人的主观世界划分与思想、心理、情绪调节手段的关联研究.docx
- 课题申报书:人工智能对高校生涯教育的影响研究.docx
- 课题申报书: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实施路径研究.docx
- 课题申报书:区域构建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课程资源研究.docx
- 课题申报书:区域职教体系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docx
- 课题申报书: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学变革研究.docx
- 课题申报书: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