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 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 第一节 概论 一、有害物质与有毒物质的概念 在自然界中,当某物质或含有该物质的物料被按其原 来的用途正常使用时,若因该物质而导致人体生理机能、 自然环境或生态平衡遭受破坏,则称该物质为有害物质。 从对机体健康影响的角度可将有害物质分为普通有害物质、 有毒物质、致癌物和危险物。 有毒物质:凡是以小剂量进入机体,通过化学或物 理化学作用能够导致健康受损的物质。 有毒物质是相对的,剂量决定着一种成分是否有毒。 二、食品中有害物质的种类与来源 食品中有害物质可分为三类: 生物性有害物质,如黄曲霉、李斯特菌、口蹄疫 致病菌等 化学性有害物质,如DDT、河豚毒素、重金属、 放射性元素等 物理性有害物质,如金属屑、石子、动物排泄物等。 这些有害物质的主要来源有:不当的使用农 药、兽药,包括施药过量、施药期不当或使用被 禁药物;来自加工、贮藏或运输中的污染,如操 作不卫生、杀菌不合格或贮藏方法不当等;来自 特定食品加工工艺,如肉类熏烤、蔬菜腌制等; 来自包装材料的有害物质,某些有害物可能移溶 到被包装的食品中;来自环境污染物,如二恶英、 多氯联苯等;以及来自食品原料中固有的天然有 毒物质。 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 我国已由农药进口国变成农药出口国。 除草剂有丙草胺、麦草畏等。 生长调节剂有烯效唑、多效唑、油菜素内酯等。 生物农药发展迅速。 2、农药加工落后,助剂研究滞后 我国原药与制剂比例较低,目前为1:9但发达国家为1:10~30 3、生产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 我国农药产量约占全球的25%但销售额不足8% 4、生物农药还应大力发展。 农药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控制人类传染病、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以及确保人体健康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大量广泛用农药也会造成对食物的污染。 农药残留是指农药施用后,残存在生物体、农副产品和环境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产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残留的数量叫残留量。 食品中普遍存在农药残留, 残留量随食品种类及农药的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异,由于农药的毒性都很大,有的还可在人体内蓄积,对人体造成危害。食品中残留农药过高会导致癌症和帕金森症。 1994 年,我国农药中毒人数已超过10万人,大部分是由于农药残留而引起。 容易吸收农药的蔬菜 番茄、茄子、圆辣椒、卷心菜、白菜及大多数根菜类、薯类。 对农药吸收率较低的 叶菜类、果类等。 为提高食品的卫生质量,保证食品的安全性,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许多国家都对食品中农药允许残留量作了规定。表11—l和11—2分别为我国和WHO制订的有机氯农药六六六、滴滴涕在食品中的允许残留量标准; 表11—3为我国制订的有机磷农药在食品中允许残留量标准; 表11 —4为FAO/WHO推荐的部分食品中有机磷农药允许残留量标准。 小资料:我国将全面禁用5种高毒农药包括: 甲胺磷、久效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磷胺。 这5种农药目前年总产量达10万吨;占我国农药生产总量的20%~25%。 禁用方案分3阶段: 食品中农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 1) 比色法 少特异性,灵敏度很低, 分光光度法 已很少使用 电化学分析 2)纸色谱 TLC 3)GC - 电子捕获检测器 适用有机氯农药。 4)HPLC ——非挥发性、热不稳定性农药,如 部分有机磷农药。 5)GC/ 红外光谱 联用、 GC/MS 联用。 一、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检测(一)有机氯农药的性质及常见品种 有机氯农药(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OCPs) 是具有杀虫活性的氯代烃的总称。通常,OCPs、 分为三种主要的类型,即DDT及其类似物,六 六六和环戊二烯衍生物。这三类不同的氯代烃均 为神经毒性物质,脂溶性很强,不溶或微溶于 水,在生物体内的蓄积具有高度选择性,多贮存 于机体脂肪组织或脂肪多的部位,在碱性环境中 易分解失效。 1、DDT类——氯化苯及其衍生物,包括DDT、 六六六。 2、氯化甲撑萘类——七氯、 艾氏剂、狄氏剂。 3、七O五四—— 纯品为白色晶体,微溶于水, 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主要用于杀灭蚊蝇。蓄积在动植物脂肪中, 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中毒症状为乏力、失眠、 眩晕、恶心等,长期接触可影响中枢 神经系统及 肝脏。 4、氯丹—— 纯品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 微溶于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