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章单元六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规则教案.ppt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章单元六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规则教案.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章》 单元6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规则 单元6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规则 教学目标 了解安全管理的发展进程以及安全、事故、危险、隐患的含义; 明白轨道交通系统安全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管理途径;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则。 建议学时 8学时 6.1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概述 一 安全观念的发展历程 安全观念,即对安全的作用、地位、价值等总的看法。不同时代,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的安全观是不同的。 17世纪以前,人类的安全观念主要是宿命观。在这一阶段,人类的行为特征是典型的被动承受型的特征。该安全观是随着时代的特点自然产生的,因为在远古时期社会生产力低下,科技水平尚处在初始阶段,人们面对天灾人祸无能为力,只能表现出一种无奈、无知和软弱,因而只能听天由命,这也就是最原始的安全观。 17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安全观转变为经验观的水平。在此阶段,人类开始依据生活和工作经验,把握安全的特点和规律的认识。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总结积累事故的经验教训,从而得出与某事相关联的“命运”的好坏和安全活动的局部预知。并根据经验的不断总结、不断升华,来做到“吸取事故教训以指导安全工作”。 20世纪初至50年代,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人类开始意识到某些从未发生过的事故也可能发生,单凭经验预知事故并不能完全避免事故。而此时,系统论的提出,给安全工作者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用来预知事故的发生。因此,在这一阶段“系统安全观”开始盛行。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人类对高科技的不断应用,如现代军事、宇航技术和信息化革命,人类的安全观念正式转变为本质观。“预防为主”的思想成为现代安全管理的主要特征。此时,人们开始构筑“超前预防”的行为,在事故发生前就把隐患、危险通通削弱或消除以达到避免事故发生的目的。 从历史学的角度,表6—1给出了上述安全观发展的简要脉络。 6.1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概述 6.1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概述 二 安全管理的发展进程 安全管理的发展是随着人类安全观念的转变而转变的。 早期的安全管理主要是事故后管理,人们仅仅围绕事故本身做文章,在事故发生后才开始进行相应的工作,常常利用传统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以及常规的监督检查。 现代的安全管理是指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强化超前和预防型安全管理(以安全系统工程为标志)。人们意识到强化隐患的控制、消除危险才能高效预防事故。安全管理的方法也转变为利用现代的法制手段、科学手段、文化手段和以人为本。 6.1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概述 三 安全、事故、危险、隐患的内涵 1.安全 安全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能将人或物的损失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的状态。换言之,不管事故是否发生,只要人或物的损失是在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就称之为安全的,反之为不安全。其具体内涵包括以下几点: (1)这里所讨论的安全指的是生产领域中的安全问题。 (2)安全不是瞬间的结果,而是对系统在某一时期、某一阶段过程状态的描述。 (3)衡量系统是否安全的标准在不同的时代、生产领域是不相同的 (4)安全是在具有一定危险性条件下的状态,安全并非绝对无事故。其矛盾双方为安全与危险。 (5)没有绝对的安全,安全只是相对的。 2.事故 事故是指在生产活动中,由于人们受到主客观条件(科学知识和技术力量的限制,或者由于认识)的局限,突然发生的违背人们意愿的事件。其内涵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事故是违背人的意愿的一种现象。 (2)事故是隐患突变,失去控制的外在表现。 (3)事故是不确定的事件,既受必然性支配,又受偶然性影响。 (4)事故可以预防,减少,但是不能消灭。 (5)事故只要发生,就会给人、物造成损失。 6.1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概述 3.危险 危险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人或物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超出了可以接受范围的一种状态。危险与安全一样,也是与生产过程共存的过程,是一种连续性的过程状态。危险包含了尚未为人所认识的,以及虽为人们所认识但尚未为人所控制的各种隐患。 危险性与安全性的对比(如图6—1所示): (1)危险性(R):即风险,是衡量系统危险程度的客观量。 (2)安全性(S):是衡量系统安全程度的客观量。 (3)安全与风险相对应, R = 1 - S 4.隐患 指在生产活动中,由于人们受到科学知识和技术力量的限制,或者由于认识上的局限,而客观存在的可能对系统造成损失的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隐患是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 例如:身边常见的安全隐患: (1)最大的心理隐患:惰性心理、侥幸心理、麻痹心理、逞能心理 。 (2)最直接的人为隐患:违章、违纪、违标。 (3)最根本的管理隐患: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好人主义。 6.1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概述 四 轨道交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南非的朋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