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细胞环境与互作 质膜:指包在细胞外面的膜,所以又称细胞膜。 细胞内膜:围绕各种细胞器的膜。 生物膜:质膜和内膜在起源、结构和化学组成的等方面具有相似性,故总称为生物膜。生物膜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 细胞外被:质膜表面由寡糖链形成的结构称细胞外被或糖萼。 膜骨架:质膜下的表层溶胶中具有细胞骨架成分组成的网络结构,除对质膜有支持作用外,还与维持质膜的功能有关,所以这部分细胞骨架又称为膜骨架。 细胞表面:细胞外被、质膜和表层胞质溶胶构成细胞表面。 细胞表面:细胞外被、质膜和表层胞质溶胶构成细胞表面。 包括:细胞被、细胞质膜、动植物细胞间的连接结构、细菌与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以及表面的特化结构,如鞭毛等。 功能:是细胞膜功能的扩展 ①保护细胞 ②参与细胞内外物质和能量交换 ③参与细胞识别、信息接收和传递 ④参与细胞运动 ⑤维护细胞形态并与免疫、癌变有关。 (一)、细胞外被 1、概念:动物细胞表面的一层富含糖类物质的结构,称为细胞外被或糖萼。通常含由细胞细胞分泌出来的细胞外基质用重金属染料,如钌红染色后,在电镜下可显示厚约10~20nm的结构,边界不甚明确。 (一)、细胞外被 3、作用P125:保护,细胞通信,并与细胞表面的抗原性有关。 红细胞质膜上的糖脂是AB0血型系统的血型抗原,糖链结构基本相同,只是糖链末端的糖基有所不同。A型血的糖链末端为N-乙酰半乳糖;B型血为半乳糖;O型血则缺少这两种糖基。 2、 细胞壁的化学组成 多数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还有半纤维素、果胶质、木质素和糖蛋白 2、 细胞壁的化学组成 ⑵、半纤维素P127图:是由不同类型的单糖构成的异质多聚体,在木质组织中占50%,结合在纤维素的微纤维上,共同构成坚硬的网络 ⑶、果胶P128图:是由半乳糖醛酸和他的衍生物(鼠李糖)组成的多聚体,类似动物的黏多糖,易形成水合胶,将纤维素包埋在水合胶中,主要作用是连接相邻细胞壁 ⑷、木质素:由聚合的芳香醇构成,主要位于木质组织中,存在于纤维素纤维之间,形成交织网硬化细胞壁,具抗压作用。 ⑸、糖蛋白:最重要的是伸展蛋白,与其他蛋白交叉成网,产生加固蛋白质多糖复合物的力。 还含有……..P128--129图 3、 纤维素微纤维的装配 3、细胞壁的结构层次 细胞壁根据形成的时间和化学成分的不同分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三层。 ⑴胞间层(intercellular layer)是细胞壁的最外层, 化学成分:主要是果胶, 具强的亲水性和可塑性。 作用:使细胞相互粘连 ⑵初生壁(primary wall)位于胞间层内侧 是细胞在停止生长之前由原生质分泌所形成的细胞壁; 其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糖蛋白。 壁薄,有弹性、透性好、能随细胞生长而生长 ⑶次生壁(secondary wall) 是细胞在停止生长后在初生壁内侧继续沉积的细胞壁层; 其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还常含有木质素 单宁、栓质、角质、蜡质等 作用:不断增厚和硬化、降低细胞生活力直至细胞死亡 分内层(S3)、中层(S2 )和外层(S1 )。 3、细胞壁的层次 (二)、 细菌的细胞壁 细胞壁(cellwall)是位于细胞表面的最外层的保护性结构,内侧紧贴细胞膜的一层较为坚韧、略具弹性的结构。占细胞干重的10-25%。 1、G+和G-的细胞壁比较P131 目前一般认为革兰氏染色是基于细菌细胞壁特殊化学组分基础上的一种物理原因。 通过初染和媒染后,细胞内形成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碘的大分子复合物。革兰氏阳性细菌由于细胞壁较厚、肽聚糖含量较高和其分子交联度较紧密,故在用乙醇洗脱时,肽聚糖网孔会因脱水而明显收缩,加上它基本不含类脂,故乙醇处理不能在壁上溶出缝隙,因此,结晶紫与碘复合物仍牢牢阻留在细胞壁内,使其呈现紫色。 革兰氏阴性细菌因其壁薄、肽聚糖含量低和交联松散,故遇乙醇后,肽聚糖网孔不易收缩,乙醇也将它类脂含量高的外膜迅速溶解,在细胞壁上就会出现较大缝隙,复合物容易溶出细胞壁,因此通过乙醇脱色后,细胞又成无色。这时再用沙黄(红色染料)进行复染,革兰氏阴性细菌获得一层新的颜色-红色。 1、细胞外基质ECM:是由细胞合成并向外分泌,分布在细胞表面或细胞之间的大分子构成的网络,主要是一些多糖、蛋白和蛋白聚糖。 2、ECM在结缔组织中含量较高,能形成细胞外基质的主要细胞类群是成纤维细胞和一些特化细胞。 3、 细胞外基质的生物学作用P133 ECM的功能:影响细胞的形态、活性、帮助完成特有功能、决定器官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