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推荐】【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物理 1.4 电势能 电势与电势差课后知能检测 教科版选修3-1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物理 1.4 电势能 电势与电势差课后知能检测 教科版选修3-1
1.两个带异种电荷的物体间距离增大一些时( )
A.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增加
B.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C.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
D.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减少
【解析】 根据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改变的关系,即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首先确定A、D错误.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距离增大时,电场力做负功,因此电势能增加,B正确,C错误,故正确选项为B.
【答案】 B
2.如图1-4-11所示的点电荷电场中,将检验电荷从A点分别移到以点电荷为中心的同一圆周上的B、C、D、E各点,则电场力做功( )
图1-4-11
A.从A到B做功最多
B.从A到C做功最多
C.从A到E做功最多
D.做功一样多
【解析】 以点电荷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的各点为等势点,所以从A到B、C、D、E各点的电势差相等,根据W=qU可知,电场力做功一样多,选项D正确.
【答案】 D
3.带电粒子M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由P点运动到Q点,在此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了2.6×10-4 J的功.则( )
A.M在P点的电势能一定小于在Q点的电势能
B.P点的场强小于Q点的场强
C.P点的电势一定高于Q点的电势
D.M在P点的动能一定大于它在Q点的动能
【解析】 由P到Q,电场力做负功,带电粒子M的电势能增加,A对;由题中所给条件无法确定P、Q两点的场强大小关系,B错;由于不知M的电性,不能确定P、Q两点的电势高低,C错;根据动能定理可知,M在P点的动能大于在Q点的动能,D对.
【答案】 AD
4.如图1-4-12中a、b、c是一条电场线上三个点,电场线的方向由a到c,a、b间的距离等于b、c间的距离,用φa、φb、φc和Ea、Eb、Ec分别表示a、b、c三点的电势和电场强度,可以断定( )
图1-4-12
A.φa>φb>φc B.Ea>Eb>Ec
C.φa-φb=φb-φc D.Ea=Eb=Ec
【解析】 电场线是一条直线,可以来源于几种情况(如图),所以B、C、D不正确,只有A项对.
【答案】 A
5.电场中有A、B两点,把某点电荷从A点移到B点的过程中,静电力对该电荷做了负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荷是正电荷,且电势能减少
B.该电荷是正电荷,且电势能增加
C.该电荷是负电荷,且电势能增加
D.电荷的电势能增加,但不能判断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解析】 因为并不知电场线的方向所以无法判断该电荷的电性;又因为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故D正确.
【答案】 D
6.(2013·成都九中检测)一正点电荷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点运动到B点,其速度大小随时间
图1-4-13
变化的图像如图1-4-13所示,下列关于A、B两点电场强度E的大小和电势的高低的判断,正确的是( )
A.EA>EB,φA>φB
B.EA=EB,φA=φB
C.EA<EB,φA>φB
D.EA<EB,φA=φB
【解析】 由v-t图像知,电荷速度大小不变,电场力不做功,正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等势面运动,故可判断是绕负点电荷做匀速圆周运动,因此可以确定B项正确.
【答案】 B
图1-4-14
7.某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点运动到B点,电场线、粒子在A点的初速度及运动轨迹如图1-4-14所示,可以判定( )
A.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它在B点的加速度
B.粒子在A点的动能小于它在B点的动能
C.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它在B点的电势能
D.电场中A点的电势低于B点的电势
【解析】 由电场线的疏密可知场强EBEA,所以粒子的加速度aBaA.由定性画出的等势面并根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可知电势φAφB.由粒子运动轨迹的弯曲趋向可知电场力做正功,所以动能、电势能的变化情况为EkBEkA,EpBEpA.
【答案】 B
图1-4-15
8.(2012·山东高考)图1-4-15中虚线为一组间距相等的同心圆,圆心处固定一带正电的点电荷.一带电粒子以一定初速度射入电场,实线为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a、b、c三点是实线与虚线的交点.则该粒子( )
A.带负电
B.在c点受力最大
C.在b点的电势能大于在c点的电势能
D.由a点到b点的动能变化大于由b点到c点的动能变化
【解析】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合力方向指向轨迹的凹侧,说明粒子带正电,A错误;由库仑定律F=k知离圆心越远,粒子所受的力越小,B错误;粒子从b点到c点过程中,静电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C正确;点电荷的等势面与虚线重合,依题意得UabUbc,又电场力做功W=qU,则WabWbc,由动能定理得粒子由a点到b点的动能变化大于由b点到c点的动能变化,D正确.
【答案】 C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推荐】【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数学 1.3.1 第2课时 正弦型函数y=asin(ωx+φ)课后知能检测 新人教b版必修4.doc
- 【推荐】【优化方案】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第22讲 关注人类遗传病课后达标检测 苏教版.doc
- 【推荐】江西省临川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doc
- 【推荐】山东省德州市2014届九年级思想品德4月学业水平模拟检测试题.doc
- 【推荐】【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物理 第二章 固体、液体和气体章末小结 粤教版选修3-3.doc
- 【推荐】吉林省磐石市第四中学九年级物理 第十五章 功和机械能复习课件.ppt
- 【推荐】【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数学 1.2 第3课时 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课后知能检测 新人教b版必修5.doc
- 【推荐】上海市宝山区2013-2014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学科质量监测试题.doc
- 【推荐】山西省康杰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 【推荐】【高考解密】2015届高考化学大一轮总复习 第三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限时训练(含2014新题,答解析)新人教版选修5.doc
- 【推荐】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中学2014届高三化学第二次模拟试题.doc
- 【推荐】【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物理 3.2 热力学第一定律知能演练 粤教版选修3-3.doc
- 【推荐】【随堂优化训练】2014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 【推荐】【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4 第1单元《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课后知能检测 苏教版必修2.doc
- 【推荐】北京市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 洋流和水循环运动课后练习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 【推荐】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 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1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ppt
- 【推荐】福建省厦门一中九年级物理全册 16.1 电压课时训练 (新版)新人教版.doc
- 【推荐】江苏省盐城市鞍湖实验学校七年级数学下册 10.3 二元一次方程组课件 (新版)苏科版.ppt
- 【推荐】(重庆卷)重庆八中2014年高考历史试题解析与点评课件.ppt
- 【推荐】2014年秋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二课《我的自律宣言》(第3课时)面对学校的要求课件 人民版.ppt
最近下载
- 2002-2007年北京工业大学684物理化学考研真题.pdf VIP
- 本科毕业论文---自动变速器设计.pdf VIP
- 核心素养下情境创设在初中英语听说课中的运用.pptx VIP
- 2026年高考语文散文阅读学生版——分析散文结构思路与线索.docx VIP
- 浙江省湖州市电梯修理作业T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流水别墅赏析.pptx VIP
- 重庆工商大学811管理类综合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docx VIP
- 流水别墅模型制作 流水别墅模型及模型.doc VIP
- 电路板维修培训.pptx VIP
- 重庆工商大学811管理类综合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last.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