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绪论
社会是一个有机的大集合,影响社会发展的因素也很复杂。中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面临着人口,环境,经济三大问题。这三大问题也是影响社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人口的发展必然会加重环境的负担,经济的发展是把双刃剑,即会破坏环境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环境。人口素质的高低,数量的多少也会促进或者制约经济的发展。
陕西省在“十二五”规划的蓝图下经济快速发展,取得骄人成绩。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正在加剧,生态环境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资源破坏与浪费现象有增无减;人口密度和数量也在逐年增加,陕西高校云集仅次京沪,但是部分地区人口的文化程度偏低人口的综合素质不是很高,人口的年龄结构也趋于老龄化。这些问题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陕西省经济的发展速度。本文正是基于以上的背景,以环境经济理论为基础,运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对陕西省人口、环境、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之后,按照科学性与可比性相结合的原则,构建了人口、环境、经济的协调度评价体系,运用统计学与数学等知识得出陕西省人口、环境、经济的协调程度,并分析了三因素在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为陕西省人口、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一、陕西省人口、环境、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关系分析
(一)陕西省人口、环境、经济的发展现状
1.人口现状
陕西省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据初步汇总数据显示,全省常住人口,10年间增长3.55%,全省共有家庭,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为3.22人。
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5489396人,占14.71%;15-64岁人口,占76.76%;65岁及以上人口为3183840人,占8.53%。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0.29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7.6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63个百分点。
2.环境状况
(1)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地处黄河流域的陕西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不仅有着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而且历史上曾是“林茂草丰”的“风水宝地”。据文献记载,黄土高原在西周时期,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渭河在唐代被称为“清渭”,诗人白居易有“百里之清流”的赞美。后来由于人口增长和无数次战乱,无数次自然灾害和各种人为破坏的原因,大面积毁林毁草、陡坡耕种,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2)全省环境空气质量基本保持稳定
10个地级城市空气污染综合指数平均为2. 24,较2010年( 2. 37)下降0. 13,环境空气质量与上年基本持平。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与上年比较略有下降,二氧化氮变化不大,二氧化硫略有上升,总悬浮颗粒物显著上升。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仍是颗粒物。
(3)土地沙化、荒漠化问题十分突出
荒漠化这一专业术语在国际上被广泛采用是在1977年世界荒漠化会议之后。荒漠化在这里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千旱地区的土地退化”。陕西是我国北方沙漠化分布较广的省区之一,风沙区年输沙模数为500-5000吨每平方千米,局部地区高达1万吨每平方千米。沙地绝大部分分布在陕北长城沿线地带,属毛乌素沙漠的南缘。现有沙漠化土地36.5万平方千米,其中中强度以上沙漠化土地22万平方千米(包括流动沙丘14. 5万平方千米;盐漠及重盐碱地1. 3万平方千米)。治理任务艰巨,难度越来越大。
3.经济状况
2011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2391.3亿元,比上年增长13.9%,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继续位居全国各省市区第一方阵。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20.9亿元,增长5.9 %;第二产业6836.27亿元,增长16.9%;第三产业4334.13亿元,增长11.7%。世园”带动明显,消费市场持续活跃 2011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33.09亿元,比上年增长18.6%。穿、用类商品零售增幅高于吃类商品,“世园”也带动住宿餐饮业快速增长。
财政收入增势强劲,金融机构存贷双增长据统计,2011年全省财政总收入完成2577.97亿元,比上年增加776.87亿元,增长43.1%,比上年加快13.6个百分点。当为正向指标时: (-1)
当为负向指标时: (-2)
方法二: (-3)
为每项指标的平均数 为项指标的方差。
本文采用SPSS17.0软件中的zscore标准化法将数据无量纲化。
(3)确定权重
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
主观赋权法是决策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pdf VIP
- 【新教材】花城版一年级音乐上册(艺术唱游)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教学计划(全35页)(2024年).doc VIP
- 二 比较文学的对象、体系与方法.ppt VIP
- 电商直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pptx VIP
- 2020年版中国药典药物检测相关知识考试试卷.docx
- 2025割草机器人市场规模技术路线及竞争格局分析报告.docx
- 体育心理学(第三版) 季浏PPT课件.pptx
- 四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 测试题及答案 .pdf VIP
- 家用空调主板整机可靠性测试标准.docx VIP
- 2025秋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