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汕头海湾大桥主孔悬索桥
设计构思及新技术因素
杨进
摘 要:本文介绍我国正在建设中的第一座现代悬索桥的结构设计概况。桥梁位于强风、强震地域。文章发表时间为1994年底
关键词:设计条件、总体布置、预应力混凝土箱形加劲主梁、主塔,主缆锚碇、抗震
1 前言
汕头海湾大桥的主桥采用悬索桥的桥式是我国广大的工程技术人员为全方位发展我国的建桥技术的一次有力的举措。前此,有关斜拉桥技术,已在国内发展到逐臻完善和成熟。而对于现代悬索桥技术,国外已领先我们数十年,汕头海湾大桥的兴建,决定采用悬索桥方案,作为该项领域内追赶世界先进水准的起步,显示了决定者的卓见和果断。现代悬索桥在国外千米左右的大跨度已不胜枚举,不仅只是跨度大,而是表现出在技术上和工业能力上的高水平。以汕头海湾大桥的自然环境和地形条件,既不能以跨度大又无法在常规技术中去争得在悬索桥中的世界席位。为此,我们决心从加劲梁的用材和截面选型方面下手,推出全流线截面外形,双向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箱结构,给悬索桥以一个独特的技术形像。与之相适应,在多项结构细节的处理方面,也以不泥于常规的做法,揉入一些技术新因素。
悬索桥采用重的梁体结构,容易给人一个直观的感觉,即是主缆多耗了材料。但是对于深知工程条件之艰难的工程师,则不能不从把握全局而权衡得失。汕头海湾桥正在长年不息的大风口上,我们缺乏在此种环境下采用大跨度柔性长桥的实践经验,加大主缆的重力刚度和增强梁体的自稳性,是在设计之初所可能采取的一项预为之计的考虑。
2 工程条件
汕头海湾大桥位于汕头湾海港的东面门户位置。主孔悬索桥从主航道跨过,其左侧是妈屿岛主峰,右侧为广澳山矶头,航道部门要求主孔跨径不得小于400m,净空高度在平均高潮位
以上46m。
本桥按汽车专用路一级与城市主干道一级相结合的双功能桥梁设计。
桥上设计车速:60km/h;
设计荷载标准:汽车--超20级六车道设计,挂车--120验算;
设计基本风速:V10=47m/s,即离地(或水面)10m高、频率1/100、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设计针对长大跨度桥梁的特殊性,计算风压值时考虑了结构物的长度、高度、结构阻风面的形状以及所处的地形、地理条件等因素,并进行了修正,而且还在数年前于桥面高程处设立了风观测站。
抗震设防设计按“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原则进行,由地震专业部门所做的桥址小区地震危险性分析得出:在100年使用期内超越频率为10/100的情况下,基岩面最大设计计算加速度值为0.2229g,以此作为罕遇的大地震进行控制。
悬索、主梁的设计线型及几何尺寸按标准气温为+20℃时的条件确定。根据区域的海洋性气候的温度变化幅度,桥梁结构体系温度按±15℃计算,主缆、吊索与主梁、主塔的结构温差以±10℃计。
3 总体设计
本桥的结构体系为三跨双铰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形加劲梁的悬索桥,共总体布置见图1。悬索桥的主孔跨度为452m,两边孔跨度均为154m。主孔主缆的矢跨比为1/10,边孔主缆的垂跨比为1/29.6。主缆无应力束长1029.6m左右,全桥对称布置。边孔主缆以切线方向穿过设置在边墩上方的摆柱直至散束鞍座后呈放射状进入锚室,边墩后方采用较长的拉缆布置,其目的在于利用两岸的岩包锚固主缆。锚体为嵌入式构造,巧妙地利用了岩体自重、力学性能,增大了主缆锚碇的安全度。混凝土锚体内埋有预先调整定位的工字形截面钢制锚杆,主缆钢丝束锚头与伸露在锚体前壁的锚杆相连接。
主孔加劲梁的计算跨度为444m,两侧边孔加劲梁的计算跨度为150m,每间隔6m布置一对吊索。在通过主塔处,边孔与主孔加劲梁间8m的过渡空档设置了与全桥结构体系相适应的特殊结构段。
主桥总长760m,主梁立面轴线处在两端为3.5%的纵坡和中部衔接8000m半径的凸形竖曲线上。主塔为三层门式框架结构,塔高95.1m,设有上、中、下三道横梁。塔柱纵、横方向的长细比按满足经验公式的匹配要求确定,以保证主塔框架的空间稳定性。塔柱、横梁均采用中空截面。
桥面净宽24.20m,中间带1.30m,两侧各布置三条机动车道。
本桥为半漂浮结构体系。混凝土箱形加劲梁在主塔以及边墩处均由竖向的拉压支座予以支承,纵桥向由设置在塔柱内侧的阻尼设施提供正常使用状态下的纵向水平弹性约束。当受地震惯力作用时,梁体产生较大的纵向漂移,梁端撞在设置在边孔梁端处的橡胶缓冲垫块上,可将剩余能量产生的惯力传递至两岸桥台。当加劲梁受横向水平力作用而产生水平方向挠曲时,上述的支承体系可任其转动而不具约束效应,其反力则由设置在主塔处的特殊结构段以及边墩上的横向挡块予以传递。
4 预应力混凝土箱形加劲梁
加劲主梁采用单箱三室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箱形结构,混凝土标号为60号。梁
文档评论(0)